十八届三中全会今闭幕,按惯例将发表公报 |
改革纲领性文件今日定稿 |
| |
- 2013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据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十八届三中全会今日闭幕。会前引发舆论广泛猜测和讨论的中国改革纲领性文件即将面世,这也被视作习李施政纲领的首次系统性亮相。适逢中国改革“窗口期”,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为使命的本次大会,将如何绘就改革总路线图,各界抱以期待。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在北京开幕,12日闭幕。这次会议在召开前即被媒体和民众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后者被公认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按照惯例,全会闭幕当日晚间将发表公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向记者谈到,这种新闻式的公报,将主要介绍这次会议全貌,重点指出会议的主要精神,透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向。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公报旨在向全党、全社会通报本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尤其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对整个会议的全面介绍。 在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中,多名省部级官员落马,其中包括三名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成员,即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以及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和中石油原副总经理王永春两名中央候补委员。分析认为,上述官员应该无缘本次全会,至于此次全会公报是否会涉及其委员、候补委员资格的变动情况,值得观察。 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前于10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进行了修改,并提交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决定应是对中国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将从全局勾勒未来中国改革的总路线图。”汪玉凯说,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或将开启中国改革“2.0时代”,那么这个决定就是对“2.0时代”的总部署。 谈及会议公报与决定的关系,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谢春涛教授告诉记者,公报是关于全会情况的全面介绍。会议成果不仅仅是决定,当然决定是会议最主要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