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为“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根据最新调查数据,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过亿,该数字是十年前的四倍,且国内糖尿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人高于农村人。糖尿病已经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最新的理念不再以降糖为单一目标,而需综合考虑肝肾功能、低血糖、体重增加、心血管风险、经济成本等多种因素。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2%,换言之,中国有1.138亿名糖尿病患者,且半数国人徘徊在患糖尿病的边缘。 近日,《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发表,该调查覆盖国内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98658名18岁及以上成人。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人高于农村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1%,女性患病率为11%;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4.3%,农村居民患病率为10.3%。 很多糖友都认为,只要把血糖控制住就万事大吉,可他们最终还是会步上大多数老糖友的后尘—肢体乏力、视物模糊、皮肤瘙痒、手脚麻凉、极易感冒、失眠便秘等并发症缠身。糖尿病人疑惑了,为何血糖基本平稳还得并发症? 事实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糖波动关系密切,血糖波动越大,心、脑、眼、足、肾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糖尿病人通过化学药物强制控糖就犹如压弹簧,药物服用越多,血糖这根弹簧所受压力就越大,血糖指标被压的就越“理想”,然而,药劲过后血糖反弹必然越高,血糖始终处于骤升骤降的状态,长此以往,慢性并发症自然层出不穷。 我们知道,糖尿病究其根源,就是受损肝脏对胰岛素敏感降低,肝糖元储存、代谢机制逐步丧失,糖分大量滞留血液所致。健康的人之所以敢大吃大喝也不怕血糖升高,是因为肝脏能及时地将体内多余的血糖储存为肝糖元!无论他是大吃大喝还是暴饮甜食,最终血糖都能通过肝糖元自然而然的代谢为能量。很显然,人的血糖不是降掉的,而是代谢掉的!人体不是通过胰岛在降血糖,而是通过肝脏代谢血糖。 因此,肝脏受损不修复,不能自主吸收和转化血糖,你吃再多的降糖药、注射再多的胰岛素、刺激再多遍也会逐渐没用,反而让食物中可贵的营养白白浪费掉,造成营养失衡,免疫力下降,血糖忽高忽低导致并发症层出不穷,病情持续恶化。 服用降糖药 要防肝肾受损 儿童也患2型糖尿病,90%是“小胖墩” 专家表示,攻克糖尿病不能只满足于血糖降低这一个层面,还应考虑到低血糖风险、心血管风险、体重控制、肝肾安全问题及经济成本等其他五个层面。 包括降糖药物在内的大部分药物一般都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经过肾脏清除。肝肾功能损伤后,药物的不良反应会相应增加。专家介绍,有些降糖药在肝肾功能受损时需调整药物剂量,甚至要避免使用某些经过肝及(或)肾代谢排泄的种类。因此,患者需要既保证疗效、又不需根据肝肾功能调节剂量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此外,糖尿病防治需多管齐下,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十分重要。改变一个人由来已久的生活方式需多方参与、综合治理,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督促、管理患者,帮助他们长期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 虽然2型糖尿病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多见,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儿童、青少年竟然也患上了2型糖尿病,还呈现了增加趋势。 专家说,有家族遗传史或者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患上2型糖尿病,有些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喜欢不断地吃甜食、喝饮料,极易导致血糖升高。 儿童患2型糖尿病与肥胖有着很大关系,去医院治疗的儿童90%以上都是小胖墩,要么就是超重。很多患糖尿病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喝饮料,有些孩子一天能喝七八瓶,并不是说喝饮料多就能导致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饭前会出现低血糖,在打胰岛素时也可能导致出现低血糖,引起小孩饥饿、头晕等,他们喝饮料后或者吃甜品后症状会很快缓解,但是往往这样就加重了他们的病情,而他们却不自知。 1型糖尿病患者要经常喝水 温馨提醒 1型糖尿病患者不喝水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们体内不经意会产生酮体,呈酸性,如果不喝水,体内的酮体难以排出,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酸中毒。 儿童、青少年如果患上1型糖尿病,如果治疗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导致眼睛失明。 儿童、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比例近年来不断增加,生活上除了要注意多喝水外,家长也要发挥起重大的作用,既要在孩子的饮食上合理控制,还要学会如何给孩子规范注射胰岛素。 冬季比较干燥,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定时补充水分,使血液稀释,降低血液粘稠度,特别是老人,睡前须喝水,防止夜间发生脑血管疾病。 另外,冬季气温低,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因为机体受凉会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导致相应器官缺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问题。但是需注意的是,糖尿病人容易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痛、温觉减弱或消失,用热水泡脚时容易烫伤皮肤,因此不主张糖尿病人用热水泡脚。
国内糖尿病 患者超1亿 血糖稳定,还得注意并发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