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彦伟 通讯员 王永亮 毕春雨
12日,记者从莒县小店镇党委获悉,祖籍莒县小店镇东心河村的兄妹六人凑了10万元钱捐给村里支持公益事业,兄妹六人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经年近70岁。老人们都是离家多年,想给家乡做点贡献。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屈指算来,我们兄妹六人中,离家最晚的都近半个世纪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朝思暮想、魂牵梦绕于心头的,就是对家乡、对亲人无限的思念和牵挂。我们总不会忘记,生我们、养我们的这块热土,因为这是我们希望升起的地方;我们更不会忘记,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亲人们,因为你们才是培养、教育并将我们一个个送上革命道路的衣食父母。没有你们的关爱和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为报答家乡父老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兄妹六人特为家乡奉送上拾万元人民币。钱不多,杯水车薪、微不足道、不成敬意,但金钱有价,亲情无价。向家乡及亲人们献出我们的爱心,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尽微薄之力,这是我们兄妹六人的共同心愿,也是绿叶对根的一份情意。这是王玲在捐款的时候写给家乡的一封信。 这兄妹6人均出生在东心河村,年纪最小的王熔也已近70岁了。很多年前,抱有崇高梦想的他们纷纷从东心河村踏上了革命道路。有的在部队守卫边疆,有的在机关工作,现在她们均都退休在家,靠退休金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今年在天津的一次相聚中,挂念家乡的六兄中有人提议回老家看看,顺便为村里做点什么,这一想法得到了兄妹6人的一致赞同。王一才说:“我们都是靠退休金生活,这点钱办不了大事,就算是绿叶对根的一份情谊吧。” 据王玲介绍,她们兄妹六个现在分别在天津、济南、杭州等地,从家乡出来后也没对家乡做过什么贡献。“也都是工薪阶层,没什么大的经济实力,尽一点微薄之力吧。”王玲说。王玲的女儿朱新颖介绍,很多年前就听老人说过想要给家乡做点贡献,但由于老人们相离的比较远,有的老人身体也不好,近20年没相聚过了。今年9月份在天津聚会的时候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心愿,“这是好事,我们儿女肯定都支持。”朱新颖说。 据悉,该村将这笔爱心款用于村里排水沟的石砌,过几天就动工兴建,改善村容村貌,让全体村民感受到6位老人对家乡的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