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波
省城南部有一个很大的宾馆,是一个重要的政务、商务议事场所。一年四季,各种车辆出出进进,小车一停便能把坐车的人送上直达会场的红地毯,从未见过收取停车费的现象。 然而,骑着自行车去开会受到的却是另一种待遇。同样是到这个宾馆参加会议,如果你骑自行车来,即使你拿出会议通知证明你是来开会的,宾馆的人员也不许你走正门而只能走西北角的偏门,更不准你直接把车子骑到会场附近,只能把车子存放在距礼堂几百米以外的大门口,还让你交五毛钱存车费,再步行着穿过宾馆大院去礼堂开会。 难道自行车就代表着乱吗?笔者认为,在会场附近划定一小块区域或专门设个车棚,把自行车摆放整齐,何乱之有?八辆自行车所占的空间也不抵一辆轿车所占的空间,能容得下那么多的轿车,怎么就容不下寥寥无几的自行车呢?对此,宾馆工作人员解释:这是规定,有话跟“领导”说去。 无论是从廉政的高度说还是从环保的角度看,骑着车子去开会都应该得到鼓励和赞赏,但是,现实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曾经为此理论过,但又觉得拉不下脸来。为了那“五毛钱”跟宾馆人员争辩,都感到周围有鄙夷的目光在盯着我。但当我无奈地交了钱,步行着向礼堂方向走的时候,还是想不通,我绿色出行怎么好像有罪似的。 骑自行车受歧视的现象,当然不止这家宾馆有,宾馆外面也比比皆是。但话说回来,舆论呼吁要减少废气排放,鼓励人们绿色出行,这是大趋势;中央倡导党风廉政建设,反对奢侈享受,也是新风尚。作为重要的政务、商务议事场所,这家大宾馆更应该有较高的自觉并作出表率。另外,随着“三公”消费的削减,公务会议越来越简朴,宾馆总要走向市场,不能老是以过去的思维考虑问题。要从细节做起,完善自己的服务才有市场竞争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应该仅仅写在纸上、喊在嘴上、念在会上、唱在台上,而应该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既然提倡人们尽量地绿色出行,各部门单位就不应歧视自行车。政府要做好管理,机关要弘扬风气,宾馆要完善服务,让步行者和骑车人的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尊严得到充分重视,相信骑车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我想,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共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