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菜“精装”后身价倍增 |
精选菜外观好但目前无统一标准,价钱却直逼绿色蔬菜 | |
- 2013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历山路某大型超市内,包装好的精品蔬菜供货量足,但因价钱高购买者少。 |
|
贴着“精选蔬菜”身价倍增的蔬菜在各大超市并不鲜见,这些“精品蔬菜”均比散装蔬菜贵数倍,部分菜价直逼“绿色蔬菜”。济南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监管处工作人员说,“绿色蔬菜”有“绿色食品”认证,但“精选蔬菜”无统一标准。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王皇 记者探访>> 超市“精选蔬菜”比散装蔬菜贵数倍 14日,记者来到历山路某大型超市,蔬菜区东边的两个展柜是精品蔬菜柜。柜上整齐堆放着用塑料盒、薄膜包装的蔬菜。包装盒上贴着各品牌厂商加“精选蔬菜”或“绿色蔬菜”标签,都已称重标价。 精品蔬菜区的蔬菜价钱都不便宜。“牛氏精选尖椒”每斤8.8元,凯银精选尖椒9.5元每斤。而贴着绿色食品标志的燎原绿色尖椒,单价更是9.6元。而超市西边普通蔬菜柜台上的尖椒每斤则2.99元,外观略弯。凯银精选尖椒比普通尖椒贵6.5元,牛氏精选尖椒则贵5.8元。两种精品尖椒都比普通尖椒贵两倍左右。
市民看法>> “精选蔬菜”卖相好,感觉质量比普通菜好 “精选蔬菜”是啥菜?记者随机采访多位选购精选蔬菜的市民,部分市民认为精选蔬菜就是农药残留少的菜,质量比普通菜好。也有市民表示,精选蔬菜只是为了方便,分装后的普通菜。 13日,市民张女士在历山路某超市购买了一盒精选杭椒,单价12元一斤,一小盒6.8元。她说自己就想买安全的蔬菜,“精选蔬菜看起来比普通蔬菜干净,感觉比普通菜的质量好”。张女士偶尔也会购买贴有绿色食品标志的蔬菜,但她说自己完全不相信各种标志,“精品标或者绿色标都差不多,我不大相信标签。卖这么贵,质量应该是更好的。” 市民刘先生正在选购散装西红柿,每斤3.9元。他认为,精选蔬菜就是散装菜分装后的菜,不是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就是普通菜。“包装好了不用自己挑,但是会有人工费,自然贵。自己一般就直接买散装菜,但来晚了散菜就没可挑的了。”
批发市场>> 部分精选蔬菜为批发市场购菜后分装,只供大超市 11日下午,记者在匡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蔬菜区找到上述超市中精选蔬菜供货商之一,济南某农产品公司。市场多位蔬菜批发商说,该公司常从批发市场直接采购蔬菜,在店内分装后运送到超市出售。 该公司两间约50平方米的门面房前,四位员工在挑选蔬菜,两位在房内称重包装。公司精选蔬菜标签放在秤边。一位女员工在选芹菜,成把的芹菜摘去少量压坏的,直接卷上写有公司名的胶带,十把芹菜仅摘除三四根。 另一位女员工则在加工大葱,葱叶去除后,1.5米左右的大葱剩下几十厘米。里屋的员工正在称杭椒,员工直接从泡沫箱内拿出杭椒放进塑料盒,称重后用薄膜缠绕再贴上标签。同时不断有四轮车从市场拉来成箱散装菜。员工们说公司的菜专供大超市,不卖给个人。 10米外的蔬菜批发区,不少批发商正守在大卡车边,车上和地面都放着成箱或成袋的青椒、卷心菜、萝卜、西红柿、蘑菇等蔬菜。 记者以批发精品蔬菜为名进入市场,一位女商贩表示能从成袋装的青椒中挑选出直的包装好,贴上精品蔬菜标签,但没有品牌。“包装好后,每斤比普通菜多加二三毛钱就行。”她说,也可以自己去市场南边楼房的二楼购买包装盒和薄膜,“自己包装更便宜,菜都是一样的”。 批发市场多家蔬菜批发商告诉记者,上述精选蔬菜商常从他们那儿批发散装菜分装。“某公司就是从我们这里批发普通蔬菜,筛选包装后卖到大超市。”批发商们说,超市里卖不出去就退回,他们再以略低于普通蔬菜的价钱批出去。
管理部门 精选蔬菜 无统一标准 绿色蔬菜、有机蔬菜有认证机构和认证标准,通过相应认证的蔬菜能获得“绿色食品”标志或“有机食品”标志,但精选蔬菜却无国家或行业统一标准,多家生产商各有自己的标准。虽然标准不一,但生产商都表示成本高所以售价高。 济南牛氏蔬菜负责人说,精选蔬菜是从基地精选出来,部分在批发市场分装。精选蔬菜一般只能从普通蔬菜中选出30%—40%,挑选剩下的则低价卖出。成本主要是精选时去掉的蔬菜、包装费和人工费。“我们的包装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以超市的要求为准,比较贵。”但包装材料具体价钱或占蔬菜售价比,该负责人则表示无法计算。 燎原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说,公司的精选蔬菜和绿色蔬菜采用同样的标准生产和加工,但绿色蔬菜认证仍在申请中,所以只能贴精选蔬菜标。标签也是公司自制的。精选蔬菜的定价会比绿色蔬菜低10%—20%。“但也有公司直接在批发市场收购后分装,精选蔬菜没有国家或行业的标准,质量也不一样,都是公司自己的行为。” 济南市物价局表示,蔬菜定价应由市场调节,目前没有精选蔬菜定价规定。济南市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精选蔬菜与绿色蔬菜不同,没有针对精选蔬菜的标准。商家包装出精选蔬菜售卖是商业行为,无可厚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