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4日讯(见习记者 张帅) 本报11月8日5版报道了《马山志》和《马山卫生志》“马山卫生院”部分的执笔作者孙丽文老人来到本报编辑部,希望将两部地方史志的手稿通过本报转捐给长清区相关部门,以便永久留存的消息。记者就转捐事宜联系了长清区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等相关单位,长清区档案馆表示愿意永久收藏这两部地方史志的手稿。 13日,记者带着两部史志的手稿前往长清区档案馆进行捐赠。档案馆工作人员在了解了手稿的全部内容后,对其进行了分类、拍照、保护和归档,整个捐赠程序既公开透明,又简单有序。档案馆为捐赠者制作了荣誉证书,对于孙丽文老人的无偿捐赠表示感谢。捐赠证书将由本报转交给孙丽文本人。 “十分感谢孙丽文老人的无私捐赠,特别是看过关于她身世的报道后,她没有将这些有价值的文献手稿归为自己长期留存,而是无偿捐献给国家,这让我们十分感动。”档案局刘局长对记者表示,档案馆欢迎全区各界人士无偿捐赠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有关民风民俗、市井人情、地名资源、名胜古迹、史志、家谱、名人照片的实物和资料及社会个人收藏品,档案馆会以此开发利用,积极发挥档案服务公众、传播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