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百米路段每天要扫七八遍 |
本报倡议关爱环卫工,不乱扔垃圾 | |
- 2013年11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见习记者 李涛 本报记者 孟燕 起早贪黑,拿着扫帚穿梭在马路上,数百米路段每天要清扫七八遍,碰上大风天更是苦不堪言,这就是城市环卫工的真实写照。济阳县城区共有260多名环卫工,他们工作也非常辛苦,本报也倡议关爱环卫工,从不乱扔垃圾做起。 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5日下午3时,西北风呼呼地吹,纬二路两旁的法国梧桐纷纷落下树叶,这片区域的环卫工则忙着清扫,不少人累得满头大汗。 “早上四点半到六点半来扫了扫,风吹得睁不开眼,吃完早饭后发现落叶更多了。”负责清扫县实验小学到房管局路北路段的刘师傅说,济阳城区两侧种植的都是法国梧桐树。每年这个时候落叶很多,工作量也很大。“已经扫了七遍,扫得还不如落得快!”刘师傅说,扫落叶还不是什么难活,要是下雨,树叶粘在马路上就更麻烦了。 清扫落叶辛苦,平时环卫工工作量也不小。整天和扫帚、簸箕、垃圾箱打交道,几乎没有休息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风里来雨里去。环卫工刘光星说,他已干了9年环卫,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骑着三轮车到工作地点,一直干到7点半才稍作休息,8点到11点再继续清扫维持卫生,下午从13时工作到17时。今年夏天让刘光星记忆深刻,动辄35℃以上的高温让在街头工作的他更觉辛苦。“夏天火辣辣的,干活得喝好几大杯绿豆水。” 大扫帚扫不起来的烟头、纸片等小垃圾,需要弯腰捡拾,但毕竟是64岁的老人了,频繁弯腰让他不适。刘光星说,环卫工作更要小心一些玻璃碴子、竹签、树枝子等,这些尖锐的垃圾,清扫的时候很容易把人划伤。 城区260名环卫工 平均年龄65岁 济阳县环境卫生管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城区有260名环卫工,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环卫工年龄偏大,工作辛苦,牵动了很多市民的心。市民程先生说,有时候看到满头银发的环卫工累了坐在马路牙子上休息,觉得很心酸。 据了解,环卫工的工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2007年工资为每月260元,现在提高到每月650元。但是相比较环卫工的付出,他们应该得到的还是很少,无论是经济回报、社会地位还是人们的尊重,都还不成正比。 关爱环卫工 从不乱扔垃圾做起 让环卫工伤心的不是工作辛苦,而是来自各方面的歧视和不尊重。刘光星回忆,工作9年来,偶尔也会遇到那些不听劝阻,乱扔垃圾的人,自己委婉劝上几句,还会招致辱骂。 “俺们家门口就有几名环卫工,每天看他们起早贪黑很不容易,希望咱们都能尊重关爱环卫工。”市民贾女士建议。 天冷,地冷,不能让环卫工的心冷。本报倡议关爱“城市美容师”,每一名普通市民都应从自我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让环卫工人少弯一次腰,少挥一次扫帚。天冷了,本报呼吁沿街单位能为环卫工提供“歇脚点”,能让他们接杯热水,暖暖身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