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晚报 □高唐 姚美运
八十年代初,《齐鲁晚报》创刊时我也刚刚参加工作,在外地一家国有企业做文秘。记得晚报创刊前,《大众日报》先发了一个消息,简要介绍了一下报纸的特点和板块。天天看着板着面孔、硬得硌牙的大报,对一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软新闻”报纸的出现如获至宝,便以邮寄的方式订了一份。1988年元旦,我收到了第一期报纸。没想到从那开始,这份板块多、容量大、转速快(当时下午出报,可看当日新闻)、贴近生活、硬话软说、入脑入心的“小报”,竟一鼓作气陪伴我走过了25年的历程。 最初几年,这张报纸的作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身边有一批善于赋诗作文而又无从发表的“文学青年”争相传阅,他们对副刊《青未了》非常感兴趣。每天下午投递员到来之前,保卫科的小高就早早等在传达室以先睹为快。随后,职工餐厅的小王、技术科的小戚、质检科的小邢等就蜂拥而至……我当然是最后一个阅读的。即使这样,领导安排我在职工夜校上课时,讲授完了《机械制图》,也忘不了晒一晒从《蒺藜刺》栏目读到的小故事。夜色深深,孤身在外,这张报纸更成为伴我入眠的小夜曲——先浏览标题,再细读内容:国家大事、凡人小事、奇闻轶事、评论、漫画一览无余。看完后,折叠好整齐地放在床的内侧,带着吃完“精神大餐”后的满足感进入梦乡……4年下来,厚厚的报纸竟占去了床的一半面积。1992年9月,我调动工作回原籍时,行李只有两件:一是济南市老书法家郭春天先生为我写的书法“不到长城非好汉”,二是积攒了4年的四纸箱《齐鲁晚报》。 1993年3月,满怀着对晚报的兴趣,我自费参加了《大众日报》第一期通讯员培训班,接受了报社的业务培训,向晚报的编辑们请教了发稿的“技巧”。回来后,偷偷地写稿,暗暗地寄发。随着稿件被晚报不断采用,当年8月,我被选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从此如鱼得水,由“偷偷地写”、“暗暗地寄”变为骑着自行车“体面地”走村串巷抓新闻。当时,县里勇斗歹徒的加油站职工、热心公益事业的私营业主、捐款助人的好村民等等,都上过晚报的版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发稿是,199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县汽车站旁,一位邻县的瓜农拉着地排车在路边销售西瓜。突然,一辆客货两用汽车停在地排车旁。车上下来两个小伙子,一个走到老汉跟前讨价还价要买瓜,另一个则抢着把西瓜往汽车上搬,憨厚的瓜农被这情景吓得不知所措。正在这时,附近下班的职工赶来了,邻摊的商贩们过来了,马上拨打了报警电话。见势不妙,小伙子发动汽车就要逃窜,这时一位看小孩的老大娘急中生智,将瓜农拉车的毛驴拴在了汽车的保险杠上,直到警察赶到。经过采访,我将文章写好传真给晚报,第二天即在显要位置刊登,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赞扬这个见义勇为的英雄群体。不断发稿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副产品”——2000年2月被评为“第七届山东业余记者十佳”。 身边的新闻上了晚报,大家非常好奇、争抢阅读,有限的几份报纸根本满足不了读者的要求。于是我又当起了报纸的义务发行员。记得那时晚报自办发行,我和同事们手持订单深入社区单位搞宣传,几天下来,竟订了300多份。之后的十几年间,我虽三次变换工作岗位,但每到一处,我都忘不了推介《齐鲁晚报》。我用书报费给班子成员订,发动同学、老乡、邻居、亲戚甚至酒友自费订,就连我家小区那栋住宅楼上,今天也已有了二十多份的《齐鲁晚报》。 欢迎投稿,请寄:qlwbdz@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