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城阳街道依托社区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 |
农民家门口上班,收入增加还不累 |
| |
- 2013年11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在前绪密现代农业大棚里,农民们正在劳作。 本报记者 彭彦伟 摄 |
|
本报11月17日讯(记者 彭彦伟) 15日,记者在莒县城阳街道绪密社区采访时了解到,位于该社区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已经正式建成。近年来,莒县城阳街道依托社区建设,将土地流转出来根据社区间不同情况发展现代农业,现已建成大湖绿色蔬菜基地等近十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不仅发展了特色经济,还增加了村民收入。 土地流转出来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15日上午11点,记者在前绪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看到,几个崭新的科技大棚已经建成,黄瓜、西红柿等秧苗已经郁郁葱葱。大棚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绪密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元钊介绍,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们进行了土地流转,把社区土地集中起来后,根据当地种植大棚的传统,在多方考察验证的基础上,他们把这些土地租给当地的新世纪集团进行经营,建成了前绪密新世纪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该项目还是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该示范园区主要种植蔬菜、花卉等,直供新世纪超市。孙元钊介绍,土地流转出来后,村民不仅能获得一定补偿,而且还可以优先到示范园区工作。“这样不仅释放了农村劳动力,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孙元钊说。该示范园区还辐射周边近千亩蔬菜大棚,根据未来发展,如果附近自己种植蔬菜大棚的农户都按照示范区要求种植方法种植后,他们可以对菜农的产品进行回收,这样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 农民摆脱土地束缚 收入也得到增加 记者在示范园区见到了前绪密村村民张女士,今年45岁的张女士正在新建成的前绪密新世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工作着。她在自家土地流转出来后,就到这里工作了。据张女士介绍,之前他和丈夫两人在家种植蔬菜大棚,碰上价格好的时候一年有三五万元的收入,价格低的时候一年仅挣一两万元,而且都还不算人工成本。 “那时候不但收入不稳定而且还累,一年没有休息时间。”张女士说。今年土地流转出来后,自己家每亩地每年补偿1000斤小麦外加100元钱,失去土地的张女士来到农业园区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工资在1500元以上,而丈夫则出国务工,每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之前家里有地,他还不舍得出去,其实算算真不如现在挣得多,操心还少。”张女士说。 依托社区建设 加速农业园区发展 绪密社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只是莒县城阳街道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城阳街道依托社区建设,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进行土地流转,把流转出来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失去土地的村民可以获得每年1000斤小麦加100元现金的补偿。这种做法极大释放了农村劳动力,把村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腾空的土地经验收合格后,或承包或出租,进行设施农业建设,规模化、设施化开发使土地得到高效利用,流转出来的土地,根据不同情况,发展不同的现代农业园区,明显加快了现代化产业进程。城阳街道现在已经建成了大湖社区绿色蔬菜基地、邹史马湖大蒜基地、大许家庄芦笋基地、罗家庄芦笋基地、墩头苗木花卉基地等近十个农业示范园区。 城阳街道办事处主任徐厚平介绍,进行土地流转,并不是把土地从村民手里拿出来后就不管村民了,而是在保障他们收入的基础上,加快壮大产业经济,带动整个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依托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又一拓展,如何让每个村民都富起来,让村集体经济更强大是最终目的。”徐厚平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