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困救助基金,解了燃眉之急 |
重点救助落实各类政策后仍困难家庭,在全省尚属首例 | |
- 2013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无棣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正在困难家庭了解详细信息。 | | 特困救助基金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之后,会将救助基金陆续发放到困难户手中。 |
|
“县里设立救助基金,为像我们这样的特困家庭带来了温暖,真是太感谢了!”成为无棣县“特困家庭救助基金”首批救助对象的邓丕国,当得知获得了救助基金后激动地说道。今年43岁的邓丕国长期住院治疗,除去新农合报销的费用,家里几乎一贫如洗。2013年7月份,无棣县在全省率先大胆试水,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重点救助落实各类政策后仍困难的家庭,为像邓丕国这样因病致贫、返贫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晓霜 张峰 本报通讯员 蒋惠庆 初宝瑞 杨斌 孙雪芹 大胆试水 填补全省空白 如果校车、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住院全报销三项工程算是普惠性民生保障,那么“特困家庭救助基金”的设立则是特殊性主动救助保障,是一种“再救济”。 无棣县民政局局长马尊东介绍,每年都有一些家庭因病、因灾致贫或者返贫,“比如说换肾,即便是有各种医疗保障体系保障,一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可能就为后续的养护倾家荡产”。马尊东介绍说,综合前五年的概率来看,面对日渐高昂的医疗费用,因患大病致贫、返贫的家庭数量已不容小觑,“每年大概递增20户”。 近年来,国家正逐步建立并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然而,特困家庭重大疾病依然是困扰社会各界的难题。虽然国家有困难户大病医疗救助的政策,所有的困难户、低保户最多可获5000元,但受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存在普遍低水平的问题、制度框架的限制以及社会慈善救助体系发展参差不齐的制约,在实际操作层面,很多因病返贫的不能算作低保户,特困家庭“入院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特别是特困家庭大病救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特困家庭救助不管是在无棣县还是在整个山东省,之前都是空白状态,无棣县设立这项基金算是一次大胆试水,基金建立也是缘起一位因病致贫的困难户。郭元星,原本是棣丰街道办事处的一名职工,妻子在企业上班,作为工薪家庭收入虽然谈不上丰厚,但日子过得其乐融融。2011年11月份,他被查出患上“套细胞淋巴癌”,之后为了手术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钱,原本衣食无忧的家庭瞬间变成贫困家庭。后来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反响,大家都积极为郭元星捐款。做手术还需要50万元,郭元星是个有原则的人,当他凑齐大家捐的50万之后,社会各界再捐赠的钱他一分也没要,“已经很感谢大家为我凑齐看病的钱了,多余的钱我不能要,需要帮助的人还大有人在,我不能占用社会多余的资源。” 首批4户家庭 获4万救助 郭元星是幸运的,他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还有很多跟他一样因病致贫的家庭却没有他这么幸运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救助。这引发了县委书记李恩波的思考:像郭元星这样的特困家庭除了社会自发性地救助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救助方法?政府能在其中起什么作用?是否能出台给老百姓更实惠的政策和制度?为此,李恩波书记联合无棣县民政局展开了调研,最终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在继续执行国家现有的困难户大病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加大对特困家庭的救助,填补特困家庭救助空白,帮助特困家庭走出贫困。 特困家庭救助基金是全县各类保险、救助政策的再救助,主要适用于无棣县常住居民家庭,因大病、天灾、事故等原因致使家庭支出大、负债多,在落实各类保险、救助政策后,家庭仍然十分困难,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困难人群。申请该项基金首先是群众向村委会(单位)提出申请,经村委会评议、公示,无异议后,报镇政府有关科室(所),由镇统一上报至县民政局特困救助基金办公室,该办公室及时会同县财政局、人保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人员联合核查,核查通过后报县特困救助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经县长签字,将评审公示,无异议后,兑现救助金。政策自8月1日施行以来,进展良好,9月份已有4户特困家庭通过审核,共计发放救助金4万元。 说起特困家庭救助基金,第一批获得救助的困难户之一邓丕国感触颇多。今年43岁的无棣县车王镇北村村民邓丕国患胰腺恶性肿瘤,长期在解放军济南总医院住院治疗,因病致贫,两个女儿,一个读大学,一个读小学。今年住院总花费81749元,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还要负担6万余元,这对于邓丕国来说仍然是天文数字。知道无棣县此前刚设立了特困家庭救助基金,他马上就提出了申请,不到一个月,13724元的救助金发放下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如果不是有这笔钱让我做手术,过两天医院里能不能呆下去还是个问题。” 据了解,9月份第一批提交申请的困难户共5户,除了邓丕国之外,信阳镇报送的郭立宏、吴宗军、孙建环3户家庭也根据个人情况分别获得7534元、3000元、13833元的救助基金。“困难户的批准根据困难户的患病、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救助,只要符合条件的,有10个救10个,有20个救20个,上不封顶。10月份、也就是第二批的救助名单已经出来了,有9户符合要求,目前正在公示阶段,等公示结束后会有19万元的救助基金发放到他们手中。”无棣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说。 资金源于社会捐赠 避免慈善资源浪费 任何一项民心工程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投入,特困家庭救助更是一样。无棣县不是什么财政大县,着实负担不起所有家庭的经济难题。“这钱主要不是政府出的,而是以社会捐赠为主,政府只出一部分而已。”马尊东向记者介绍,特困家庭救助基金设立初始规模为1000万元,主要有三方面来源:“贻成基金”划转基数500万元,无棣县财政补助200万元以及社会定向捐助300万元。 马尊东告诉记者,“贻成基金”是天津贻成集团董事局主席付玉成为回报家乡无棣,2011年特向无棣县慈善事业捐赠500万元成立的,指定捐赠方向为“关注改善民生,支持家乡发展”,专项用于改善无棣县五保对象供养条件,提高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和改善敬老院的生活环境。他决定捐赠三年,每年500万元。当年也有不少爱心企业紧随其后捐款,“贻成基金”成立时共筹集777.5万元。“‘关爱五保老人三年集中行动’结束后的贻成基金结余,将全部划转到特困家庭救助基金里面。这样既能帮助五保老人,也能救助特困家庭,最重要的事避免了慈善资源的浪费。” 除了贻成基金之外,马尊东表示,无棣县财政还将逐年加大投入,自基金设立第2年起,每年预算安排递增100万元,并通过多种渠道合法筹集基金,促进基金规模增长。预计到基金设立第四年初,基金规模将达到2000万元,以后确保每年初保持在2000万元以上。“靠社会捐赠比想象中的效果好多了,社会上爱心人士很多,基金刚设立,社会定向捐助就达到501万元,多出了200多万,也让特困家庭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想要建立和谐社会,就不能忘了困难群体,“财政的阳光得让大家都感受到才行。”李恩波表示,特困家庭救助基金的设立覆盖面更广、保障标准也大有提高,为无棣县城乡困难群众筑牢了最后一道防线。“ 设立‘特困群众救助基金’是无棣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又一重大创举,主要目的就是保障特困家庭的基本生活,让每个家庭无论遇到什么天灾人祸都能过得去。这项工作做好了,无棣的民生保障体系就基本健全了,群众生活就更加幸福和谐了。”李恩波说。 编后语 只有民生工程,才能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有了校车,学生上学不再担心安全问题;敬老院生活标准提高,五保老人们不再想回家;住院全报销,患者看病交上200元后再无后顾之忧;设立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困难户不愁出路……近年来,无棣实施的四项民生工程给百姓上学、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带来的实惠,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棣县近年来陆续推出的民生系列措施顺民心、合民意,解决切实的民生问题。实施四项民生工程其实就是当政者为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动作。从闻名全国的校车工程到全省首家推行城乡居民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从“关爱五保老人三年集中行动”到特困家庭救助基金的设立,无棣县探索出了一系列模式,这不仅让百姓感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套模式更是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一种民生样本。 民生无小事。日前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百姓最热切期盼、最关心的教育、收入、社会保障、养老等问题给出了坚定的回应,那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正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解读无棣民生样本”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无棣县早就走出了这一步,这四项民生工程不仅给百姓带来了更真切、更实在的福祉,更体现了当政者为民服务的实实在在。而他们却不求百姓说好,只求心安理得,这样的当政者值得大家学习。我们有理由相信,无棣迈出第一步后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也希望所有的“为官一任”者都能做出自己创新的探索道路,为国家以及百姓做些实事。 本报记者 王晓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