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两万元爱心款汇向小冰 |
突然脑出血的他还在昏迷中,期待更多好心人的帮助 | |
- 2013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和小冰的家人交流。 本报记者 王鑫 摄 |
|
本报记者 谭文佳 通讯员 张佃东 《高中生脑出血,8万手术费愁坏父母》的消息18日见报后,小冰所在的张店一中当天便募集捐款18000多元,爱心人士也纷纷致电本报想帮助小冰,18日一天,通过本报转捐小冰的爱心款近2000元。医院也在积极联系济南院方做转院的准备。目前小冰还在昏迷中,为了避免因路途颠簸造成病情恶化,其家人决定等病情稳定后再去济南做进一步治疗。 老师学生积极响应 食堂员工也来捐助 18日早晨,张店一中的领导把小冰的事情在全校范围内播报,动员全校师生为小冰捐款。韩老师是张店一中初中部的老师,虽然没有教过小冰,但韩老师第一个响应号召,将自己的捐款交给学校。韩老师说:“学校自己的学生遇到困难,我做为老师理所应当伸出援助之手。虽然钱不多,但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到他。” 在众多为小冰捐款的人中有一位身份很特殊的人,他既不是学校的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学校食堂里卖矿泉水的盖先生。盖先生听到学校广播小冰的遭遇后。他告诉记者,当时心里很难过,于是就联系了学校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小冰。 张店一中19日还将进行一次募捐,之后会把所有捐款给小冰父母送去。张店一中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听过小冰的遭遇后,全校师生都动员了起来,一元、五元、十元……学生掏出自己的零花钱希望能帮助到小冰。“虽然不多,却也代表了孩子们真诚的祝福。”截止到18日下午,张店一中给小冰的捐款已达1.8万元。 市民纷纷致电本报,捐款不留姓名 关于小冰的报道一经刊出,本报热线响个不停,据统计目前通过本报转捐的社会捐款近2000元。家住临淄的王女士表示,看到报道后感觉很难受,而且更能体会到小冰妈妈的痛苦。“孩子受罪,做父母的心里是最难受的。希望能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也希望社会上更多爱心人士帮助小冰一家渡过难关。”王女士说。 直到18日20时许,记者还陆续接到了许多热心市民的来电,大部分捐款的市民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大家的一致心愿就是希望能帮助小冰尽快进行手术,不要耽误治疗的时间。 爱心人士可以通过拨打本报热线:2272168或13287881656,献出自己的爱心。
相关链接 小冰患病引发关注 3种保险家长应考虑 小冰患病事件的背后还透露出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在上学期间家长是否给孩子入保险的问题。据了解,小冰之前并没有在学校入城镇医疗保险。张店一中的牛老师介绍道,因为这个保险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但大多数家长都给孩子入了这个保险。小冰之前没入保险,老师也曾做过其父母的工作,但最后父母还是因为觉得孩子不会需要这个就没有入。直到小冰住院以后,小冰的父母才申请补交医疗保险,但需要6个月以后才能生效。 据牛老师介绍,这种情况很普遍,许多家长都是在孩子受伤之后才反应过来后悔当初没给孩子入保险。据悉,目前张店区的学校所入的保险有三种:校方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和城镇医疗保险。其中校方责任险是由学校作为投保人,因校方过失导致学生伤亡的事故及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来赔偿,学校也是受益方,是一种责任保险。这部分保险由学校缴纳。学校给学生入的意外伤害险包括了学生儿童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儿童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以及学生儿童意外伤害费用补偿医疗保险。而城镇医疗保险则跟成人一样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而这后两种保险都是自愿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