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榕博 李钢
上任以来,骆家辉这位黄皮肤的美国人一直受到中国媒体的关注。有评论称他是制造事端的美国政客,但实际上,骆家辉的每次“个人秀”,都是他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职务行为。 让PM2.5为人熟知 2011年8月12日,骆家辉一家“轻装简从”来到北京后,其行事作风立即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之后在媒体的要求下,骆家辉又“爽快”地公布了个人财产。 2011年11月,就在骆家辉到任美国驻华大使3个月以后,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一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称:“北京空气质量指数439,PM2.5细颗粒浓度408.0,空气有毒害……”让PM2.5这一概念首次闯进了公众视野。 国内媒体曾评论称,美国这是在向中国环保部门“施压”,而国家环保部门也不得不对此作出反应。但骆家辉却表示,“没有想着要对中国政府施压。” 现在骆家辉即将离任,PM2.5这一概念却早已被熟知。曾发表“北京空气质量数据不能看美国大使馆脸色”的原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20日得知骆家辉即将离任的消息后表示,对此不加评论,同时他也坦言,“我没有跟他做过对手”,“改善空气质量那是我们的事,别人怎么评价那是别人的事。” 简化赴美签证流程 在20日发布的辞职声明中,骆家辉把推动中美贸易发展放在“工作总结”的第一位。按照他的说法,他依靠促进美国对华出口增长、开拓美国企业在华市场以及推动中国企业在美投资这三种方式,致力于为美国国内创造就业岗位。 虽然未能在经贸领域为中美打破更多壁垒,但骆家辉表示,希望给两国人民带来一些真正的实惠和具体的成果。在这一点上,不少国内专家对骆家辉回国后将继续为中美经贸做出贡献抱以期待。 简化中国公民赴美签证流程,是骆家辉为自己总结的第二项业绩。他说,美国驻华使领馆把商务签证和旅游签证的审批时间从70天至100天缩减至3天至5天,“令中国赴美商务旅行和旅游的人数大幅增加”。 “他必然代表美国” 尽管公布PM2.5、简化赴美手续等让许多人对这位驻华大使充满好感,他的华裔身份也曾让一些人一度认为他或许对美中事务采取更“柔和”的立场。但正如骆家辉在就职后第一次记者会上多次强调的,“我,以官方身份,作为服务于总统和美国人民的美国驻华大使……我在这里代表的是美国政府。” “作为美国驻华大使,他必然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表示,“作为外交官来说,这也是正常的职务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