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0日讯(记者 董钊 通讯员 李娜) 为了保证行人与非机动车的慢行空间,济南市尝试打造第一个“绿色畅行示范区”,用物理手段给行人和非机动车舒适的空间,示范区内公共车位将全部计时收费。 停车位计时收费 据了解,此次改造在前期改造成功的经九路、自由大街、纬一路、建国小经三路、经十路、民生大街、胜利大街7条道路沿线,均规范了停车位。同时,按照“公共资源有偿占用”原则,对示范区内所有施划的停车位实行计时收费。 “从现在起,按照济南市停车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施划好的公共停车位进行收费管理,只有通过经济杠杆,才能发挥现在有限停车位的整合作用。”市中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杜献忠说。 经九路“应停尽停” 为保障慢行交通的畅通,经九路新设置了机非隔离护栏,用来维护慢行权益,保障非机动车通行安全空间。同时,结合道路实际特点,按照“应停尽停”原则,在护栏内侧合理施划停车位。 将停车位划在机非隔离护栏的内侧,在济南已经不是首次。今年,市中交警大队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门前道路就实施了这种机动车泊车位的划定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机动车出入停车位时对顺向行驶非机动车的安全影响。”杜献忠表示。 同时,为不影响顺向机动车行驶,保障停车时上下车人员的安全,在行车道与停车位之间施划济南市第一处“落客区警示标线”。记者在现场看到,经九路南侧机非隔离北侧被划上了停车位,而在停车位与机动车道之间,有两条黄色实线组成的带状区域,以警示车上下来的驾驶员以及乘客与机动车道上车辆的安全。 经八路“限时停车” 经八路两侧随意停车比较严重,长期占据慢行交通,步行和骑行非常困难,为了保障非机动车行驶的畅通,此次改造将经八路全线划定为“限时停车区”,每日7:00-19:00为禁停区域,19:00-次日7:00道路两侧可以顺向停放,满足周边居民夜间停车需求。 自11月20日起开始对经八路沿线停车采取告知的方式,发放温馨提示卡,并通过媒体公告、办事处通知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一周后即11月27日起进入正式管控阶段,将组织专项整治队伍对沿线违反规定停放的车辆依法进行抓拍。
示范区包括 “四纵四横” 本报记者 董钊
据介绍,“绿色畅行示范区”北起经七路(不含)、南至经十路,东起民生大街、西至纬二路(不含)的区域,包括:经十路、经九路、经八路、建国小经三路,民生大街、胜利大街、纬一路、自由大街等主次道路,共计“四纵四横”。 “现今形势下,道路不畅通,车道被占用,维护各方交通参与者的通行权成为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市中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杜献忠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