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头条评论 毛旭松
芝罘区幸福中路幸国里小区的楼道里贴满了野广告,疯狂程度让居民难以忍受。居民们说,一面墙上最多的有150多处野广告,就连居民门上都没幸免。每天上下班走在楼道里,感觉堵得喘不过气来。 老小区、野广告、牛皮癣,这三个词关联到一起并不奇怪。开放式老小区来来往往各色人等,缺乏物业有效管理,成了野广告的乐土。满天飞的野广告到底谁来监管呢?小区物业说无力承担粉刷费用,相关部门则称管理上有很大难处。 清理野广告像是一场场猫鼠大战。贴野广告的人神出鬼没打游击,一见城市执法人员来查处,他们就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执法人员一退,他们又大摇大摆地出现。如果按照这样常规的巡逻管理或者突击检查,就像是正规军对付游击队,确实很难取得有效的成果,给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难道因为难以监管就对野广告视而不见了吗?显然这不该是城市管理部门应有的态度。面对贴野广告这种行为,也必须打破常规采用灵活机动的管理方法才能奏效,这方面有不少好的做法值得借鉴。 野广告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开锁、通下水道、维修,甚至是枪支、迷药等。枪支迷药的野广告已经触犯了法律,一旦查实将受到刑罚处罚。与其他非法小广告相比,枪支、迷药这类广告危害性更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主动出击,而非守株待兔。怎么打掉这类野广告呢?办法就是顺藤摸瓜。野广告的内容言简意赅,业务加上联系电话。按照野广告上提供的电话打过去,引蛇出洞,对野广告背后的种种违法交易进行严厉打击。 另外的办法是釜底抽薪,既然野广告是通过联系电话来沟通业务,那么就通过技术手段,将核实后的不法电话号码停机。前些年,很多地方采用俗称的“呼死你”系统,对那些野广告里的号码24小时轮番拨打,迫使其关机或停机。 其三就是以牙还牙。通过便衣巡逻的方式抓住贴野广告的现行,惩罚很简单,你怎么贴上去的就怎么撕下来。贴上去很简单,浆糊一刷万事大吉,想撕下来可没那么容易,不把你累个胳膊酸、手发麻不算完,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贴。 这些小广告很多都是诈骗型广告,前段时间风靡全国的“包小姐”即是典型。倘若对于各种野广告,大家都能像对过街老鼠一样,发现就喊,发现就打,那么,陷于人民群众汪洋大海中的各种城市野广告,又怎不会逐渐减少,直至销声匿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