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0日讯(记者 李孟霏) 20日,记者从威海市贸促会了解到,目前贸促会正积极筹备,组织威海市相关企业来年到东盟“淘金”,主要涉及机械建筑企业、纺织企业、水产品加工企业等行业。 18日,由威海市贸促会组织的“中国—东盟商务座谈会”在威海召开,威海市相关领导以及27家企业代表共50多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秘书长许宁宁理事长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TA)的总体情况、具体内容、FTA《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以及自贸区实施后的海关实施政策、原产地规则、货物进出口通关流程、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等进行了讲解,并对与会企业代表现场提出的汇率、结算、商务渠道、投资政策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答。 “目前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用工荒问题,而东盟的劳动力市场则存在过剩现象,此外东盟还有丰富的海产品资源,而我们威海有水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让两者对接,对我们又是一种市场的开拓,”市贸促会会长戚黎明介绍,今年前十月,威海市企业对东盟的涉外贸易额为11亿元左右,占全市企业所有涉外贸易额的7%左右,“这个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很多企业都在跃跃欲试。” 据悉,目前贸促会已经在积极筹备威海市相关行业的行业协会以及品牌企业于2014年走进东盟国家,与东盟一些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洽谈,寻求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