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来图书和画板,亚龙书城为患肌无力的女孩圆梦 |
“有了新书,就像交到新朋友” |
| |
- 2013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儿女不在身边,一个人生活,每个月靠371元的低保生活,哪个菜市场的菜便宜,超市什么时候打折,牛永芝都非常清楚,总是能买到最便宜的菜和食物。谈到新年愿望,牛永芝看着客厅里的三四把壶说,这些壶买了十多年了,一点也不保温了,希望能有把暖水壶和电饭煲,一个人做饭方便。 20日下午三点左右,牛永芝睡醒起来,因为感冒气色不好。“如果身体好就去外面转转,一个人在家太闷了,孩子们生活也不宽裕,不能给她们添太多麻烦。”牛永芝说,现在住的房子是租的,每个月还得交128元房租,低保金除了房租,就剩下200多块钱,有病也看不起。 振宇批发市场的萝卜一块钱3斤,门口菜市场一块钱1斤,超市的面下午3点到5点打折,比外面小商店卖的还便宜,这些省钱的技巧,牛永芝如数家珍,老人家宁愿骑三轮车去批发市场买钱省一块钱,也不在家门口买菜。“一个人也吃不多少,两块钱的萝卜吃一个星期。”牛永芝说,也没有办法,凑合着过呗,好在身体还可以,没有大毛病。 客厅里的空调是女儿去年给买的,但是买过后一次也没用过。“很耗电,不舍得用,一个人用风扇就行。”牛永芝说,今年通了暖气不用烧峰窝煤了。水壶也该买新的了,但一直没舍得买。家里的锅坏了,希望能有个电饭煲,一个人煮饭更方便。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新婚请柬变身 个性化邮册 本报济宁11月21日讯 (记者 高雯) 金花边、大红底的土豪请柬铺天盖地,受邀者多看完就随意丢放,请柬意义渐渐淡漠,更有被电话代之。而有着集邮爱好的赵先生为女儿亲自设计的请柬却成为亲朋好友哄抢的“高雅邮品”…… “这个实在太特别了,跟之前收到的请柬感觉完全不一样……”20日,常先生收到一份很特别的请柬,有着集邮爱好的他很是欣喜。“说是请柬,其实刚收到时还以为是一封信。”常先生拿出一个特殊的信封,记者看到,信封上印制着新婚二人的婚纱照,与普通定制的婚庆信封不同的是,它的右上角贴有一张中国邮政发行的,带有1.20元邮资的邮票,而邮票的图案竟是新婚二人的婚照,婚照上还盖上了印有二人名字的专门设计的邮戳。 打开信封,朱红色折页的请柬内侧还有一套四联邮票,主图皆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带有邮资的有效邮票,附图是四张二人的婚照。“很多人收到请柬看看就丢了,请柬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女儿要结婚了,我就想怎么能让她的请柬有纪念意义。”从事邮政工作三十多年的赵先生是一位地道的集邮爱好者,他一下就想到了为女儿定制个性化邮票。 “个性化邮票很有收藏价值,含有邮资也可以直接邮寄,人物仅限于结婚和儿童,其它方面没有限制。”济宁市邮政局集邮公司总经理郭威说,至今他们发行了十多个个性化邮票,但和请柬结合在一起的这还是第一次。“个性化邮票让集邮走入百姓家,可以让邮票更接地气,婚礼文化和集邮文化相得益彰。” 本报济宁11月21日讯(记者 孔令茹) “每天学画一种动物,一年后我就能画一幅森林动物大聚会啦!”21日,14岁女孩王安冰提前收到了一份新年礼物,济宁亚龙书城工作人员送来了多本励志图书、绘画板及简笔画丛书。这位患有肌无力的女孩拿到新书后高兴地说:“有了这些新图书,就像交到了新朋友一样开心。” 《鲁宾逊漂流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笑猫日记》、《美术资料大全》……望着厚厚的一摞新书,王安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打开一本书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除了崭新的图书,济宁亚龙书城工作人员苟俊杰还带来了可以练习毛笔字的水写布以及重复使用的绘画板,希望爱画画写字的王安冰可以画出心中的梦想。 王安冰喜欢画画,普通的笔记本上全是她的小作品。“游乐园一日游”、“草原一日游”、“森林一日游”……每幅作品都有一个主题,王安冰画好后总会标注上主题,她说这也是她心中的向往。“如果能走出家门,我最想做的就是拿着画板和书去公园,在户外画画看书,现在不能出门,我就把自己每天想做的事情画出来。”王安冰说,虽然她双腿不能行走,但她梦想中的自己是一个穿着花裙子、带着漂亮发卡的小公主,并且每天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新图书里王安冰最感兴趣的是厚厚的两本简笔画丛书,动物、植物交通工具、自然现场、建筑等类型的图画应有尽有,仅动物就有百十种可以练习。“今天学习画狮子,明天学画熊猫,后天再学画猴子,每天学画一种,以后我画什么都会了!”王安冰开心地说。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是我的成长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看到王安冰写给自己的话,济宁亚龙书城工作人员苟俊杰非常敬佩这位坚强的小姑娘,希望图书中的励志故事可以带给王安冰一些鼓励,希望她可以通过图书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一直保持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 68岁贫困独居老人 想要暖水壶、电饭煲 25岁的张广欣是一位年轻母亲。由于三岁半的儿子患上白血病,她每天都要在医院里照看化疗的儿子。因为儿子的病,她无法出去工作,高额的治疗费用以及贫困的家庭让这位年轻妈妈的脸上多了几分同龄人没有的愁容。 21号上午,记者来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在血液三科四病室,见到了正在低头绣十字绣的张广欣及她的儿子宋简宁。她正在绣的是一幅《八骏图》,将近两米的作品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看着妈妈一针一线地忙活,小简宁懂事地对记者说妈妈在给他绣医疗费。 今年2月1日,宁宁三周岁生日那天查出的白血病,期间几次病危,都很坚强地挺了过来。宁宁的妈妈张广欣告诉记者,医生说能治好,但就是医疗费很高。因家境不富裕,为救儿子她四处筹钱,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至今已欠下近十万元。 张广欣说,来医院的时候,自己带过来一副结婚时绣过的《百年好合》,听说绣十字绣也能赚钱,就有了在医院绣十字绣给儿子筹钱的想法。 现在化疗费一个疗程就得一万多,卖出的钱只是杯水车薪,可张广欣还是日夜不停地赶工。目前,她已完成了一副用色72种,长1.3米,宽65厘米的《笑口常开》,加上之前的《百年好合》,一共两幅成品。简宁妈妈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两幅作品卖出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孩子的病看好,做一位勇敢而称职的妈妈。 本报见习记者 孟杰 儿子不幸患白血病 妈妈卖绣品为儿筹款 邮票请柬 本报记者 高雯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