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3日,由本报主办的财金大讲堂之“10万亿时代的信托投资策略”专场活动在万达凯悦酒店如期举行。活动特别邀请了大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风控总监王成敏先生做主讲嘉宾,并分享了当前投资市场的投资形式以及如何判断风险控制措施等技巧,活动获得了到场的一百多位读者和投资者的好评。 近些年,由于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催生了固定收益理财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涌现了很多年化收益在9%-15%的固定收益产品,由于是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2-3倍,因此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参与投资。在这些产品中,信托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风云产品,从2007年以来,信托以年平均50%的增长率,迅速成长为国内总规模第二的单一行业,达到了10万多亿,仅次于银行理财的14万亿的规模。 然而,高规模之下,是不断积聚的市场隐忧。客户王先生在活动现场向记者表示,自己从前年开始投资信托产品,投资的均为一年期产品,两次到期之后,本金和收益均如期兑付,当时由于利率水平较高,获得的收益也觉得很满意。然而,今年以来,个人感觉实体经济一般,反而信托投资的量却越来越大了。而且现在的地产项目明显增多,在国家大力调控的这个时点,地产项目的信托产品存在的变数也是挺大的。所以,今年不论联系他的业务员如何解释,他也一直没有再出手购买新的产品。应该说,王先生的担心代表了很多积极投资者的想法。 也正是考虑到大量的读者拥有这方面的需求,本报财金编辑室第一时间联系各个机构,积极组织了本次“10万亿时代的信托投资策略”专场报告会。活动一经报道之后,关注程度之高也超乎了我们的想象,120个座位早早在周三就预订结束。 不少读者表示,晚报这次活动就像“及时雨”,因为现在的市场上,做投资的公司太多了,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骗。王女士与记者交流表示:“这两年,有很多的第三方理财公司给我电话推销各种理财产品,就有今天讲到的p2p产品、有限合伙产品、各种地产基金等等,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打电话的人总是竭尽所能地表示这些产品绝对安全,但是当我问他们这些产品怎么来的,是谁发的,他们又总是支支吾吾,只是说这些产品绝对‘保本保息’,放心投资就行。我总觉得忽悠的成分太多。”王女士说:“其实,你看这几年吧,理财就像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一样,成为开门就要做的事情,因为存银行利息太低了,炒股什么的,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又实在做不了。今天听的这些产品收益倒是适中,只是又不太放心。今天听了听倒是心里有点数了。” “实际上,无论信托也好、有限合伙也罢,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关注几点就可以基本掌握产品是否值得投资,即:它是怎么来的?到哪里去?干什么?怎么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就行了!”当有读者问到如何简单辨别产品,此次主讲嘉宾王成敏如是说:“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要关注发行人的实力、投资行业的景气度、融资方的财务和前景、担保人的背景和责任、项目的可行性和收入是否充足等几个指标就可以了。当然,我们要保证项目的推荐书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才可以,这也就对发行的机构有很高的要求了。” (财金记者 胡景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