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吴明华、罗玉龙、张明、朴龙焕等7人
烟台大学保洁员
【主要事迹】
从今年5月份开始,62岁的烟台大学保洁员吴明华和他的另外6个同事每天除了收拾桌子,还把剩饭剩菜收集在一起当做自己的饭菜吃掉,以此倡导节俭用餐。烟大7名保洁员吃大学生剩饭倡节俭的举动,在半年的坚持之后终于有了收获,他们的行动不仅影响和改变了烟大师生,也深深触动了更多的人,唤起大家对节俭这一传统美德的讨论,把节约之风从校园吹向了全社会。 |
|
文/本报记者 杨玉丽 片/本报记者 韩 逸
“吃了半年剩饭,换来学校餐厅的泔水少了一半,值!”11月21日,烟大第七餐厅四楼的保洁员吴明华一天都没有发现有学生剩下大块的馒头,而在半年前,整个馒头扔掉的情况也不少见。 吴明华等7名保洁员从5月份开始吃学生的剩饭,他们说,一粒粮食就是一滴汗,这么好的剩饭剩菜倒掉,真的是不忍心。 烟大中文系的王晶刚得知几名保洁员捡学生剩饭吃的时候,根本不相信,她认为老人捡剩饭是要带回家给宠物,直到有一天亲眼看到几位老人把集中在桌子上的饭菜吃下去,才勉强接受了现实。“老人家里太贫困了”,这是王晶的第一印象,也是90%以上的人的想法。 其实不然。吴明华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金满足生活绰绰有余,家里有房有车,因为闲不住才寻了个保洁员的工作;65岁的保洁员罗玉龙,儿子就在七餐四楼承包窗口,儿子儿媳都孝顺,每餐都给他炒新菜;班长朴龙焕的儿子和儿媳在外企上班,收入很高;张明家在莱山区,村里的分红足够老两口生活得很好……他们除了工资,餐厅每天还给发10元钱餐费。 罗玉龙说,这些饭菜比他小时候吃过的麦糠麦麸萝卜缨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张明总给家人说学校的伙食多好多好,就是怕吃剩饭的事被家里人知道了,让他回家享清福。 据烟台大学后勤集团副主任张金龙介绍,自从7名保洁员吃剩饭倡导节俭的事情被报道后,七餐四楼的泔水少了一半,学校比较大的第一餐厅,以前一天能收30桶泔水,现在能收个十多桶就不错了。吴明华等保洁员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欣慰,吃了半年剩饭总算有了一定成效。 保洁员吃剩饭经本报报道后,央视、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纷纷跟进,在社会上引发一场大讨论。虽然大多数人认为保洁员的行为值得尊敬,但也有人提出,从卫生角度考虑,吃剩饭可能会影响老人健康。 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大学里的浪费现象不是个案,这是由社会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向都市化转型所决定,也和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看到的粮食都是用货币换来的,缺乏对土地的敬畏之心和对粮食的珍惜之情。”此外也和教育环境有关,在家吃剩了都是爷爷奶奶扫尾。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认为,“不浪费”应当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和生活方式,应该用整体宣传代替个人行为。与此同时,应当从理念上和态度上杜绝浪费。陈少峰说,要解决这件事情,应当放眼全国高校,致力于节约价值观的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