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教堂高高的塔顶……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几名小记者围着五年级的盲童李虔诚,听他摸着凹凸不平的课本“念”课文。 “这篇课文是什么意思呢?”三年级的小记者刘彦凝显然还理解不了课本的内容。“这篇课文叫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意思就是如果你遇到了困难,不要放弃,也不要伤心,像书里面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总能有办法实现的。”虽然也还是个孩子,但显然李虔诚对于这句话有更深于常人的理解。 “虽然我看不见东西,但受这篇课文的启发,我也树立了自己的理想,长大后当一名乐器老师,教那些同样看不见的孩子们吹笛子,让他们也能学习到音乐。”李虔诚的一番话感染到了我们的小记者,几个孩子围绕“长大后的理想”这个话题,同小哥哥李虔诚开始七嘴八舌的探讨起来。 本报记者 杨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