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育的拼分和排名制,使得学生升学压力过大。家长对此十分焦虑,于是从上初中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辅导班。学生从早到晚都奔走在各种补习班中,而他们内心是否喜欢这样的学习模式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的调查,目前有超过60%的中学生存在厌学问题。厌学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学习疲劳症”,属于典型的心理问题。如果孩子本身对学习抱有厌恶的心理,报再多补习班,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难有大的改观。因此,建议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只有从心理上解决了“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孩子的学习状态才会有根本性改变。 家长在给报补习班之前,应全面分析孩子的学习问题,尤其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再根据影响其学习的根源问题选择课外辅导机构。建议广大家长在选择课外辅导机构之前,一定要分析清楚孩子现在的学习问题是什么,属于“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得更好?”中的哪个环节,而不是说孩子学习有问题那就去找个机构上文化课吧,那样的结果很可能是徒劳无功。 那么孩子的教育是否只靠课外辅导而不需要家庭教育就能够解决吗?有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可以用课外辅导来全面替代,这是非常错误的。有家长提出,孩子在学校和课外辅导机构的时间远比在家学习的时间长,所以认为自己无法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而应该由课外辅导机构来完成。家庭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孩子的习惯、品德、心理、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培养,这是普通课外辅导机构不容易做到的。家庭教育不在于你给孩子多少时间和精力盯着他去完成作业,更多的是要以一种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去熏陶和引导孩子,以理解、宽容、接纳的胸怀去感染孩子,让他从归属中找到认同。 另外,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拔苗助长”。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学习要从幼儿时期抓起,于是让两三岁的孩子背唐诗宋词、背数学公式口诀、背英文字母,甚至上幼儿培训班。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以外语言学习为例,孩子在三岁之前,母语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个时间段进行外语言教育,可以说是弊大于利。在环境中学习语言是最佳的和自然而然的,大多数孩子目前的语言环境是以汉语为主的,在这种环境中,短时间的所谓幼儿外语言教育就成了一种人为干扰。家长们应认真想一想,让孩子多玩一点,多学一些自然的生活能力、母语能力,并不见得就比那么早去开发其他能力要差。 家长在给孩子报辅导班的时候应该理性,如果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孩子完全可以不上辅导班;如果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和督促孩子的学习,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适当考虑让孩子上点文化辅导班。家长该不该让孩子上辅导班,不是个简单的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如果给孩子报太多的补习班,不切实际地让孩子满负荷的学习是不正确的。但将课外学习说得一点用也没有,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和家长口袋里的钱,也是不恰当的。我们应该做到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符合孩子成长需求,并让孩子有足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田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