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对于水彩画创作性特征的探索 此次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中,水彩画种展现出极高创作水平,集中了当今水彩画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家,百余幅入展作品无不彰显着水彩画家们精湛技艺和饱满情感。其中,青岛籍画家陈坚更是为我们带来了别具异国风情的水彩画作品《瓦恰乡的塔吉克夫妇》,在这幅高1.8米,宽1米多的大作品前,凝视画中并排而立的塔吉克夫妇,那皴红的脸庞,略显拘谨的神态,带给观众一份淳朴与真诚,这也正是陈坚多年来在艺术创作中一直孜孜追求的——舍弃修饰和浮夸,只为追逐到我们渐渐逝去的本真。 1959年出生于青岛,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当代中国水彩》执行主编,北京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水彩画学会副会长,第八、九、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评委,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第三、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评委,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初、终评委,第二届全国粉画展评委,第二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评委,庆祝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评委。 在当代画坛上,陈坚的水彩画最富有创作性,他改变了只是随兴记录所见所闻、或仅仅作为创作素材的收集而即兴表现的水彩画审美范式,而把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构作为自己心灵呈现的一种方式,乃至作为自己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需要与通道。但他的水彩画既不属于再现情节的叙事性写实绘画,也不是把对象作为符号而进行肆意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性绘画,而是在具象与表现这两者之间探寻绘画的当代性、最大限度地发掘水彩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力。 陈坚的人物画没有像一般水彩画家那样描绘随着他的旅行足迹而目睹的异地各色人物,他总是描写和他心灵发生过碰撞与呼应的那些形象。这表明,他在人物形象的选取上,并不是通过记录展示自己水彩画的表现技艺,而是试图通过人物形象来揭示某种意蕴。他之所以始终以帕米尔高原那几近隔世的塔吉克族男女老少作为自己的画面人物,至少在他看来,这些人物不仅具有他内心可以得到某种审美回应的形象特征,而且他们的纯朴、真诚、直率以及他们和帕米尔高原和谐相处的生存方式,在高速发展的后现代社会是值得深思反省的品行。也即,他画面的这些人物形象,并不在于他以一种猎奇的目光表现和黄种人不同的具有亚欧人种特征的民族形象,而在于他从他们的形象中解读到人类社会进化到后现代文明阶段后所丧失的某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与人性品质。他酷爱表现他所熟知的塔吉克民族形象,总是以平常人的视角捕捉那些人物于不经意之中流露出的坦荡和真诚。 难以计数的赴疆之旅,已成为他艺术生命的归宿。他不断从内地奔赴塔什库尔干,而每次穿越疆域,与其说是写生认知之行,毋宁说是探寻生命本源的朝圣之旅。正是在这种朝圣中,他的思想获得了荡涤与冲刷、他的心灵获得了净化与提纯。富有意味的是,让他的心态得到沉静、让他的心绪得到安宁的那片高原,在不断呈现于他的画面之后,画面的色彩不是越来越浓烈、色层不是越堆越厚,而是越来越清纯、越来越洗练,人物的神情也越来越自然、越来越生动。那些画面上,虽然只是对于塔吉克民族平头百姓一些日常生活形象的瞬间捕捉,也没有刻意用情节或事件去说明什么或表达什么,但他画面通过人物形象所表达的审美意蕴却越来越黏稠、越来越醇厚。显然,这种意蕴来自于画家对于那片高原民族生存状态的深切体味,来自于艺术主体和被表现对象融为一体的情感体验。惟其如此,他笔下的那些人物才不会是外在主题内容的说明者,而是艺术家与那些人物精神血脉相混溶的倾诉人。 陈坚人物画的艺术特征,并不止于这种素朴的诉说力,也不止于他通过对于高原民族形象的塑造在后现代文明的对比中所呼唤的人性纯真;他水彩人物画的艺术魅力,更在于他的这些人物画通过水彩画特有的艺术语言所凸显的审美特质。他人物画作品的色彩往往像漂洗过一般,虽然塔族女性的红头巾照样在他的笔下鲜艳如花、塔族老人的军大衣在他的色系中照例嫩绿如翠,但他的作品已祛除燥气与火气,显得清新雅逸、晶莹剔透。那些像水洗过似的色彩,不只是褪去了画面上火燥的颜色,而且是荡涤了凡世的尘埃。这或许是他通过心灵的净化而过滤出的一种审美品质。惟其如此,他的水彩人物画才能在不表达具体的情节内容中揭示出某种审美意蕴,在洗尽铅华之后沉淀出沁人肺腑的甘醴香醇。他的这些人物画往往尺幅巨大,超出了“小水彩”的审美定势。几近真人大小的画面人物,栩栩如生地跃然纸面。这不仅表明他扎实的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精准的神情捕捉能力,而且体现了他熟能生巧的水彩画技艺。可以说,他把水彩画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限,这种发挥既不是水色反复堆塑,也不是油画那样的厚重富丽,而是追求轻松中的精准、简约中的深入和明快中的丰富。 众所周知,当代水彩画发展形成了两种明显的趋势。一是水彩画的尺度不断增大,水彩画已由原来的短暂即兴式记录转向间断性的创作;二是由原来水性特征的发挥转向彩性特征的探索,对于水彩画的干笔画法和油画语言的借鉴大大丰富了水彩画的彩性特征。但这两种趋势也在当下造成了深重的负面影响。前者的间断性创作致使一些作品丧失了水彩画鲜活生动的审美感,而后者过度强化干笔色彩的表现已使许多作品成为油画的替代品。而陈坚水彩画在创作性与写生性、水性与彩性之间寻求的某种平衡,既是形成他水彩画个性风采的关键,也是昭示水彩画健康发展的路标与典范。 ◤瓦恰乡的塔吉克夫妇 183x106cm ▲路遇 153x113cm ▲塔吉克小女孩 76x56cm ▲人物 77.1x58.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