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日讯(见习记者 宫楠) 今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宣传艾滋病知识,由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拍摄的大学生防艾反歧视教育微电影《红贝壳》近日制作完成,全国各大视频网站陆续播出,该视频点击达到20多万人次。影片希望借此向社会呼吁理性看待艾滋病感染者,消除歧视,共同向“零”艾滋迈进。 影片中的冰冰是个爱踢球的孩子,因妈妈患有艾滋病,备受歧视。冰冰妈妈为不给孩子带来困扰,足不出户。一天,冰冰在给妈妈拿药的途中,被一只足球击中,他的遭遇引起了体育老师的注意。在老师和医生的努力下,艾滋病预防知识在小伙伴和家长中普及。最终,冰冰和妈妈被小伙伴们和社会接受。 据《红贝壳》的出品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立敏介绍,艾滋病作为一种恶性的传染病,社会上普遍存在误解、冷漠、排斥、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现象。大学生反歧视教育是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一环,营造一种正确看待艾滋病的社会氛围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红贝壳》传递的就是消除歧视,增进理解这一主题,也希望短片能够给感染者勇气,积极面对生活。”张立敏说。 通过采访了解到,防艾宣传作为该校的一个课题,从创作到拍摄历时一年多,创作过程中,从校园和社会广泛征集剧本,最后集思广益、提炼加工形成终稿,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的过程,整个作品从始至终都造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