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卓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次看似寻常的发烧竟引发重症肺炎,差点失去生命。转入齐鲁医院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后,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全力救治,最终从死亡线上将她拉回。 反复高烧 肺部出现多个“窟窿” 卓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孩子今年刚4岁,一家人的生活虽简单却幸福。不幸的是,今年8月底,平时身体不错的卓女士突然发起高烧。之后,由于反复高烧、咳嗽,卓女士接连在诊所输液治疗50多天后仍不见效,随后住进当地一家医院。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医生们采用各种手段极力救治,可是病情并没有好转,卓女士出现了嗜睡、呼吸困难等症状,被当地120紧急转至齐鲁医院急诊科。 据齐鲁医院呼吸科董亮教授介绍,卓女士在急诊时医生就下了病危诊断。患者血糖异常高,检查发现,其双肺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空洞”。经初步诊断,卓女士属金葡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同时伴有I型呼吸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生命危在旦夕。当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里已没有空余床位,董亮教授立即同两位护士长一起商量对策,将监护室一名病情趋于稳定且符合转出条件的病人转至普通病房,最终卓女士顺利地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生命相托 医院全力救治 “抢救重症患者就是为争夺患者生命而与死神的博弈,患者将生命托付给我们,我们只能拼尽全力去救治。”董亮教授说道。经过初次会诊讨论,董教授制定了完善的治疗方案:给予抗真菌、耐药金葡菌的针对性治疗,同时持续泵入胰岛素,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经过4天的努力,卓女士的状况有所好转,酮症酸中毒得以纠正,体温也有所下降。 董亮教授又及时组织了由呼吸科肖伟、曲仪庆、李玉等教授参加的全科病例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卓女士患金葡菌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决定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减轻全身炎性反应。 就在会诊结束的第二天中午,监护病房的护士突然发现卓女士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得知消息后,董亮教授立即赶到监护病房,此时,卓女士左侧呼吸音已完全听不到,叩诊为鼓音。凭借着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董亮教授立即做出“自发性气胸”的初步诊断,随后的相关检查及胸外科专家会诊证实了这一推断。紧急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卓女士的症状逐渐缓解,当她从昏迷中苏醒,才知道自己又在鬼门关外转了一圈。 理解配合 为救治生命赢取时间 11月14日,卓女士转到普通病房一周后复查了胸部CT,大多数空洞已经闭合。现在的她,早已停用了激素,体温恢复正常,气胸闭合,血糖平稳,肝肾功能正常。这意味着卓女士终于度过了危险期,一天天好转起来。“谢谢,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是卓女士对董亮教授,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话。 据董亮教授介绍,卓女士本身患有糖尿病,在发病之初没有引起重视,导致糖尿病并发严重肺部感染。重症呼吸感染要想对症治疗,必须首先确定是何种类型的感染,选择最佳的抗生素治疗,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疗效及时调整。 “患者的成功救治,除了诊断明确、治疗对症之外,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理解配合也十分重要。”董亮教授指出,由于重症监护病房不能陪护,有些病人家属比较排斥,不理解或者误解医生的诊断和处理意见,从而出现不配合乃至抗拒治疗的现象。其实,重症呼吸监护病房有利于观察患者病情,出现紧急状况可以及时处理。卓女士发生“气胸”时,正是在重症监护病房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才幸运地逃过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