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邮政包裹骗局 2012年8月24日上午,市民曲女士告诉记者,手机上收到一条由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中写到:您好!烟台市邮政局最后通知,这里有你的一份包裹,因地址不详,无法送达,请尽快与本局联系:0535-6927193。 据了解,如果有地址不详无法送达的包裹,邮政局一般会根据包裹单上提供的电话直接联系收件人。如果没有电话信息,一般会做退件处理。
2、医保卡骗局 2013年7月26日下午,莱山某小区住户徐女士接到一陌生女子的电话。对方自称是“烟台市医保局”工作人员,对方准确报出了徐女士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对方告诉徐女士,说她牵扯医保卡恶意报销还牵扯洗钱,需要打保证金到一个安全账户内。徐女士于是将4000元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随后存款被转走。 不法分子冒充社保部门人员以“医保卡被锁”、“领取社保补贴”、“卡被异地盗刷”等为由实施诈骗,市民切不可轻信。
3、黑社会胁迫骗局 2013年7月22日,莱山市民汪先生接到一个本地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黑社会大佬”:“有人出两万块买你一条腿,如果你想赎回这条腿,立马给我汇一万元。”然后给了汪先生一个银行账号。 汪先生担心受到伤害,当天下午给对方汇去一万元。结果发现不对劲,就报了警。结果任凭警方如何拨打那个手机号,对方始终不接,后来干脆关了机。
4、银行密码器升级骗局 2013年11月13日,住在莱山的王女士被诈骗短信骗走两千多元。王女士收到一条号码为“106000095588”发来的“工行提醒电子密码器升级”信息,看到号码后几位是“95588”。 她记得95588是工商银行的客服号码,于是没有怀疑,马上按照短信上提供的网址登录,填写了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和电子密码器验证码进行“升级”。王女士刚“升级”完,就有工商银行发来的短信提醒,告知刚才银行账户支出两千多元。 本报记者 王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