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晔 他临危受命参与处理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他坚守民族大义拒绝出任日伪省长;他是济南商会会长,曾任“裕兴”、“仁丰”纱厂董事长,创办“经文”绸缎店;他联络社会名流捐资抢救“海源阁”藏书……辛铸九(1880-1965),出生于章丘新寨乡新寨村的一个地主家庭。他经商、做官、搞教育、办慈善、精通文物鉴赏。他的一生多彩而又传奇,民国济南的画卷,随处可见他的身影。
一言难尽的“裕鲁当” 传说夏禹曾“铸九鼎,象九州”,作为立国重器。辛铸九排行老九,自幼熟读经书,父辈为他取名葆鼎,字铸九,寄予厚望。 他早年毕业于章丘优等师范学校。35岁任益都师范学校校长,四年后被选为章丘县议员、省议员。1923年土匪孙美瑶制造震惊中外的临城大劫案,峄县知事被革职,辛铸九临危受命空降该县,任县知事参与处理这一要案。此后枣庄中兴煤炭公司发生井下瓦斯爆炸,125名矿工丧生。辛铸九仗义执言,迫使矿主赔偿每个死难矿工遗属200元。他涉足商海,曾入股丰年、惠丰面粉公司,任过裕兴化工厂、仁丰纱厂董事长,创办经文绸缎店,1930年出任济南商会会长,在商界声望很高。 1932年6月,省主席韩复榘打着富国裕民的幌子,在按察司街开办了山东最大的官办当铺“裕鲁当”。当铺资本为30万元,韩复榘指令亲戚薛映书为经理,利用辛铸九的社会声望,拉他当了董事长。当铺“当期两年、利息二分”,比其他当铺优惠许多,蒙骗了不少人前来,开业不久又设立分号。谁知“裕鲁当”五年后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原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南下,11月抵达黄河北岸,济南岌岌可危。已成惊弓之鸟的韩复榘拔腿就跑,撤退前还采取“焦土抗战”,纵火焚毁了省政府(今珍珠泉大院)、劝业场、进德会、火车站,“裕鲁当”也葬身火海。辛铸九回忆说,焚毁“裕鲁当”的主谋是韩复榘的秘书长张绍堂、军法处长魏汉章,目的是掩盖他们窃掠当铺高档当品的罪行。 纵火之前,当铺监事李新儒、常务董事李天倪、董事长辛铸九当面向韩复榘提出反对意见,韩答复,中央让“焦土抗战”。李新儒说,我们不是抗战而是“焦土”!这下触怒了韩复榘。李新儒当晚回泰安,次日晨,韩复榘电令泰安驻军将李新儒就地正法,所幸李新儒避居山里逃过一劫。李天倪立遭暗杀,辛铸九也被韩复榘拘留一昼夜。回忆往事,辛铸九愤怒地说:“自此,裕鲁当的事没有再敢问的,所有珍贵当品及金银首饰,均被张绍堂和薛经理等拿走,韩复榘自谓便民的事业,结果坑害了商民!” 拒绝出任日伪省长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济南,士兵到处奸淫烧杀,日本浪人乘机窃掠商店,泰康公司和上海食物店被砸,社会一片混乱。1938年初,日军准备成立“维持会”。他们认为辛铸九社会影响大,是维持会长的首要人选,因而使尽各种伎俩拉拢辛铸九出山。辛铸九不愿为虎作伥,避居济南东郊洪家楼教堂,来个“金面银面不见面”。于是汉奸马良当了维持会会长,两个月后又当了日伪省长。 不到半年,日军打算撤换马良,派人劝说辛铸九接任省长。辛铸九屡屡以年老多病为由拒绝。日军当局仍不死心,就派辛铸九的朋友、伪省府秘书邵锡忱登门劝他暂时应付一下,以保全身家性命。辛铸九严词回绝说:“国破家亡,子孙男女十人逃出城市参加抗日,设如当上伪官,将来有何面目见我的子孙!”1939年正月初十晚九点,辛铸九被“请进”日军宪兵队。宪兵队头目水磨说他“通匪”,遭受了37天的残酷折磨。后经朋友奔走营救,花费5000多元,总算魔窟逃生。 日军宪兵队释放他时提出条件,就是为他们做事。可辛铸九只应允出来后办慈善、搞教育,几经斡旋后他任省图书馆馆长、赈济会长等职。利用职务掩护,他多次秘密接待、安全转移来自根据地的中共人员。 抢救“海源阁”藏书 此后发生的一件事关古书秘籍即将流失的大事,让酷爱传统文化的辛铸九忧心如焚。这事源于聊城“海源阁”的一场劫难。 清代进士杨以增所建的聊城“海源阁”藏书多达22余万卷,与“铁琴铜剑楼”、“皕宋楼”、“八千卷楼”并称清末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海源阁与铁琴铜剑楼所藏宋元刻本和抄本最多,深为海内外学者仰慕。1928年8月土匪王金发占据聊城,司令部就设在“海源阁”,士兵用藏书烧火做饭、擦桌子。两年后土匪王冠军又攻占聊城,“海源阁”再遭破坏。时任省图书馆长的王献唐为此两度赴聊城调查“海源阁”遭受劫掠的惨状,组织清点登记残书善本,无比愤慨的撰文揭露土匪的罪行公之于世。1931年杨氏第四代传人杨承训把50箱劫余藏书,运到济南准备出售。王献唐提出代为保管、半捐半卖或半价收购的三种方案。杨氏同意半捐半卖,但上峰不拨款,最终不了了之。其后杨氏把藏书暂存经二纬一路东兴里,1942年又运到北京出售。当时有人一再威逼利诱杨承训把藏书卖给日本人。消息传来,辛铸九大为震惊,急忙联络社会名流苗兰亭、张蔚斋募集300万巨款,三次赴京与杨氏反复协商,屡经波折,终于把藏书买下。藏书运回济南后珍藏于麟祥街的道德总社,这批藏书共计三万两千余册,其中善本590种、9802册。抗战胜利后,全部捐赠省图书馆。 辛铸九在和鬼子周旋,儿子辛葭舟投身抗日阵线,孙女辛锐奔赴沂蒙抗日根据地,加入共产党,先后任省妇女联合会秘书、《大众日报》沂蒙工作团干部,1941年在日本鬼子对沂蒙根据地的扫荡中壮烈牺牲。辛铸九的子孙能够在国难当头时投身抗战浴血奋斗,与辛铸九坚守名族气节的言传身教有关。他也深受后辈影响,济南战役中组织红十字会员进入战地,救死扶伤,掩埋处理尸体,受到人民政府嘉奖。大军进城,他应邀出席首任市长郭子化召集的工商、科技教育界人士会议。 如今,辛铸九辞世已近半个世纪,大明湖畔的辛公馆也无觅旧影。但是,他所做的有益事迹,却值得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