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月,我省先后分三次通报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其间,省内绝大多数地市也相继通报了各市违反规定的情况。据公开资料可查,共有13个城市通报了65个问题,其中与饮酒、接待等相关的有12件,占总数的近20%。(本报今日A04版) 从记者调查来看,“八项规定”实施一年效果显著,公款消费明显减少,不少高档酒店走起了平民道路。但从我省通报的情况看,公职人员违规接待的情况在通报案例中占比较高,还是有人难改大吃大喝的陋习。看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还是要长期不懈地坚持,通过具体规定的完善,以及对错误思想的纠正,彻底杜绝“病从口入”的问题。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为了应对“八项规定”,不少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省内也存在豪华宴请转入“地下”的情况,要想揪出隐藏在地下的奢侈接待,还是得从管钱入手。不久前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接待清单作为财务报销的凭证之一并接受审计。尽管还存在操作细则尚不明确的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大吃大喝的借口。毕竟,各地消费水平如何,饭菜价格的高低,群众心里是有数的。不妨把接待清单放到“阳光”下,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样一来,会所里的红木家具、酒桌上的豪华大餐,就无处遁形了。 事实上,从这一年来各地的行动来看,对于“八项规定”的执行和违规行为的查处,不可谓不严格,但依然有人“顶风作案”。面对如此严厉的整治都管不住自己,与其说这是胆大妄为,不如说他们已陷入大吃大喝的习惯中不能自拔。所谓的“一切都在酒里”,或是靠“吃好喝好”来表达热情,不过是给满足私欲找个借口罢了。要想杜绝“病从口入”,必须让“顶风作案”者得到应有的教训,通过坚持不懈的整治工作,从根本上铲除贪图享受的思想顽疾, 据统计,今年1至7月,省政府、省检察院等单位的接待费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接待上花费少了,保障民生的可用之钱就多了;热衷吃喝的想法改变了,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要想改变个别公职人员的奢侈消费习惯,仍需长期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