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本有点破旧的笔记本,看了看笔记本,打了几个电话。吴建峰告诉记者,这是他的“助手”,“干社区民警事情非常多,事又杂,容易忘,把事情记到本子上,不仅忘不了,办起事来也有条理。”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王富军
避免过激行为 24小时陪同日籍人员 吴建峰所在的齐鲁软件园警务室隶属于舜华路派出所,辖区西起奥体中路,东至凤凰路,北起天辰大街,南至舜华路,总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4369人,暂住人口7000多人,辖区内的企业有2300多家。 “在这么多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是高科技企业。我虽然不懂这些高科技,但是咱明白高科技企业中的技术人才是关键。”吴建峰对记者说。 在吴建峰的印象中,每天来警务室登记的外国人大都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规定,外国人到中国后,要到目的地所在的派出所进行登记。“咱们高新区的企业为了发展,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作为为企业服务的一部分,为他们引进的人才服务也成了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辖区内,有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澳大利亚人、日本人等等。去年辖区内一家企业请了一位法国专家,当我们上门检查时发现法国专家持有的是旅游签证,签证即将过期。签证过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到期之后如果不办理新的护照,将是非法居留,有可能会被驱逐出境,就去协调相关部门为这位法国专家办理新的护照。” 在吴建峰看来,外国人到中国指导技术不容易,能请到外国的顶级专家更不容易,不能让人家因为一点小事寒了心,对中国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去年,由于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辖区内日资企业的日籍人员的安全就压在吴建峰肩上。“8月19日前后的七天时间,我都是全天24小时陪着辖区内的日籍人员。咱们济南人理性爱国没有出现什么过激的行为,那些日本友人也很理解咱们的行为。” “只要下功夫 没有办不了的案” “小的时候,看到电视上的刑警穿着白警服,开着‘侉子’很威风,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当上刑警。报考济南市人民警察学校的时候,我就报考了公安管理专业,但是阴差阳错地把我分到了交通管理专业。毕业之后,就到了市中区交警队当了一名交警,那时是1997年。” 1997年对于济南交警来说是一个黄金时代。1995年10月16日,全国公安机关学习济南交警先进经验现场会在济南召开。江泽民总书记为济南交警题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济南交警成了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一个群体。但是,在吴建峰的心中,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 2008年,高新区要招收一批民警,吴建峰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之后,吴建峰顺利成了一名民警,被分到了社区。 “当时心里挺失落的,但是既然分到了社区就要好好工作。不会办案,我就一遍一遍地看卷宗,然后跟着老民警实践。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记到本子上,然后回去请教别人。时间长了,就慢慢融入了社区工作中。社区民警最贴近老百姓,有些案件,刑警办案也离不了咱。”吴建峰不无自豪。 2012年,根据聊城市公安局提供的情报,十年前在聊城市东昌府杀害两名学生的从犯时某潜逃到了吴建峰的辖区打工。辖区内有2000多名工人,如何从这么多人中找到案犯,吴建峰用起了“土方法”——一个工地一个工地、一名工人一名工人地排查。经过半个多月的摸排,终于在一处工地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之后,吴建峰把这个线索提供给了聊城市公安局,经过确认之后,犯罪嫌疑人时某被抓捕归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