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12月5日讯 (通讯员 李明卓) 11月29日本报《今日邹城》刊发了《241名师生捐出3200元爱心款》的消息。郭里镇团委发起为李金可同学献爱心的倡议。如今,爱的涓涓细流正在郭里汇聚成大河,给小金可带来希望。 12月3日,济宁视欣青少年近视弱势防治研究所邹城视光中心李主任和聂老师来到高李村小学,为孩子们做视力检查,无意间了解到李金可的病情,两位老师没说什么,却牢牢把金可的事记在心上。第二天,两人带着单位领导和同事捐赠的1370元爱心款,再次出现在高李村小学,他们告诉王校长,听说小金可的情况后,他们很想帮帮她,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据了解,现郭里镇各中小学(幼儿园)正在积极向李金可同学捐助。 郭里白血病女孩 获得热心人资助 本报邹城12月5日讯(通讯员 房亚东 盛超 张长青) 初冬时节,邹城工业园区百隆色纺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这是邹城市“百项重点工程”其中之一,目前这些重点项目建设顺利。 公司总经理董静九说,依托园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承载,加上政策帮扶到位,百隆项目进展非常顺利,未来将建设成鲁西地区最大的色纺产业基地。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 邹城市把招引培植大项目作为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先后在上海、北京、济南、珠三角、香港成功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已达144个,计划总投资651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2个,总投资232.9亿元,新希望六和、江苏雨润、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邹城。 邹城整合北宿镇经济开发区和太平镇工业园区两大省级开发区资源,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标准,规划建设了136平方公里的邹西大工业板块。园区实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同步实施、项目滚动发展”的建设思路,启动了总长度233公里的“七纵八横”路网建设,进行了电网改造和变电站升级改造工程,实现道路、供电、供热、供天然气、供水、排水、污水处理、通讯、互联网等“九通一平”,入园手续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整套“代办”和全过程“督办”制度,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办得好。服务功能向园区延伸、经济要素向园区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的发展战略,使资源要素配置被进一步优化,极大提升了园区承载力。 今年以来,邹城市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加速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以“百项重点工程”为总抓手,全力培植大项目,强力突破园区建设,大力提升服务效能,着力放大高位求进优势,构筑鲁西经济隆起带发展新高地。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86亿元,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9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53.5亿元,增长23.2%。
消灭燃气隐患 3日至4日,邹城市燃气总公司启动冬季燃气安全拉网式大检查活动,检查范围包括公司管理范围内的燃气室外管道、调压站、阀门井、穿越河流(道路)管道、燃气民用户、公福用户室内设施及液化气站、CNG加气站等设施设备安全情况,对存在的隐患随发现随整改。图为工作人员检查公福用户室内设施。 本报通讯员 陈绪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