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在川
小区的篮球场上搭起了戏台,挂上了幕布。听说要演吕剧《小姑贤》。吃罢晚饭,我便早早来到台前候场。 台下已是人头攒动。坐着的、站着的,男人们抽着烟袋,女人们拉着家常,孩子们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嬉戏玩耍,人们脸上挂满了企盼。看到这久违的场景,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从前。 记得小时候农村过春节,正月里各村都要唱戏。傍晚听说村里要唱戏,孩子们顾不上吃饭,拿起小板凳到台下占场儿。用石头、砖头围上一圈,算是自己的地盘,全家人可以放上凳子舒舒服服地看戏。几十年过去了,今天重现这穿越时空的昔日情景,心中充满无限感慨。 锣鼓声喧,琴声悠扬,戏开场了。《小姑贤》是一出很受人们欢迎的吕剧。故事说的是王家刁氏育有一儿一女,丈夫去世,儿子王登云娶李氏为妻。进得门来,刁氏对儿媳百般刁难,非打即骂。儿媳有苦难言,默默忍受。刁氏逼儿子休妻,妹妹桂姐从中劝解,成就好事,皆大欢喜。 首先出场的是刁氏。刚一亮相,台下便有人在喊:“是个男的,反串。”“嗯,刁氏是男扮女妆。”一人附和着。扮演刁氏的看上去能有60多岁,扮相丑陋。唱功和表演都很到位,刁氏的蛮横刁钻,毒若蛇蝎的夜叉形象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据悉,这次演出的是莱山区红日吕剧团。这是一支社区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有演职人员40多人,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演出用的行头、乐器、音响、灯具、布景、道具一应俱全,连搭建戏台的材料都是自备。他们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平日里各自分散,每周集中排练几次,场地大都是借用小区的老年之家等场所。几年来,他们深入社区、村居为百姓演出数十场,不计报酬,不辞辛劳,传承和发展着吕剧传统剧目,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精神大餐,很受群众欢迎。 演出在继续,李氏扮相俊美,温顺悲情,王登云洒脱倜傥,桂姐活泼顽皮的人物形象尽显舞台,令观众大饱眼福。一出《小姑贤》把李氏的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王登云的无奈、纠结、左右为难;桂姐的善良同情、体贴公正、据理力争的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小姑贤》的故事,深深教育了大家。向世上的婆婆发出警示:要善待儿媳,婆媳和谐,才是家庭安定的关键。 演出散场了,脑海中吕剧的韵律还在回旋。举头望明月,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世事却发生着几多变迁。就拿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吕剧来说,过去曾唱响齐鲁大地,而今却失去曾经的辉煌,传承和发展举步维艰。行文至此,如要我说出最后的一句话,那就是:“谁来救救吕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