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13年12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 | ▲赵岚(左)和陈婷婷(右)高兴地拿着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和北京人艺的演出证书,能在中国南、北两个顶级剧场表演,“红枫戏剧”的成员们都非常骄傲。
本报记者 陈莹 摄 |
|
热爱戏剧 他们成了“打不死”的戏疯子 2010年前,“红枫戏剧”当时叫“烟台实验话剧团”。团长陈婷婷是戏剧团里的元老,2006年大家凑到一起时还都是烟台影视表演学校的学生,几个同学想聚起来排个话剧,正好中戏毕业的师兄师姐回学校,在老师卞东明的推荐下,演职人员就齐了。 “我们当时排得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的《青春禁忌游戏》。”陈婷婷说,“那时全国很多剧团都在排这部戏,后来查副院长看到我们的戏后,说我们是‘全国第一版’。”谈起这个肯定,团员们依然很骄傲。 2007年,团员们排的第二部话剧《青鸟》在芝罘区礼堂上演,并获得了成功。一致的好评让团员们觉得走上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大路,而事实上,票都是送的。 可好评让团员们决定,办自己的剧团。2007年的夏天,20多个人搭起了烟台第一家民营剧团。2008年的5月,团员们接到通知,烟台影视表演学校的主办人不打算继续办了,于是大家只能四处去找房子。回忆起那段日子,剧团的另一位元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赵岚说,大家丝毫没有绝望。 几个月后,剧团搬到了牟平区高陵镇双山屯村一个二层小楼,“烟台实验话剧团”也正式更名“红枫戏剧”。在那里,剧团第一次排演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的《塔克纳城的小姐》。导演卞东明为了这些年轻人的话剧梦不仅亲力亲为,甚至在他们艰难时拿钱资助。 本报记者 陈莹
4日,在烟台双一制鞋厂深处的一幢两层小楼,160多平方米的排演厅里,“红枫戏剧”的13个姑娘小伙正和导演卞东明围在唯一的取暖设备旁认真排练。这烟台第一家民营戏剧团从创团到走向全国,经历了众多的磨难和考验,对戏剧的热爱让团员们一直坚持到现在。本月下旬,“红枫戏剧”又要走出烟台,在南京的剧场里上演《塔克纳城的小姐》。 前进的路上磨难多,他们咬牙挺过 2009年,“红枫戏剧”动了出去走一走的念头。就在那时,他们意外得知上海有一个“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陈婷婷等人去复旦、上海财经大学等15所大学演出。“复旦是第一场,他们对我们很客气,其实我们知道客气之外是轻视。”说完,陈婷婷很骄傲地笑了,因为在演完之后,也是那些人,在“红枫戏剧”的演员们下台后热情地问:“要不要喝咖啡呀,你们下一场在哪所大学演呀,我还要去看呀……” 赵岚说,周一到周五因为排戏都很快乐,到了周六早上睁开眼就开始发愁:下个周的饭费去哪找呢?赵岚的男友张亮也是戏剧团的,二十七八岁的人都该结婚了,而他们却要为下个星期的生计发愁,于是赵岚和陈婷婷就去打零工发传单。 真正沉痛的打击是9月,女主角妈妈的扮演者提出退出。“剧团人员走进很正常。”谈起这件事陈婷婷承认,那时留下的人都突然不知道做什么了。 为了支撑下去,剧团开始接歌舞晚会。“唱歌、小品、哑剧、合唱……剧团10多个人能撑起一台晚会。”陈婷婷说,每天早上化妆出门去找演出机会,到了晚上身子累散了,躺床上还要想哪个酒店、哪家歌舞公司可以去跑一下。 2010年,“红枫戏剧”搬到了莱山清泉寨。因为一个师兄提出做投资人,“我们终于有工资了,我可以理直气状地对父母说,我也是有800元工资的人了。”可这仅仅维持了几个月,投资人撤了。可想而知,这对于一群快30岁还不停让家里投钱的人是多么大的打击,可他们偏就是一群因为热爱戏剧变成了“打不死”的戏疯子。 因为爱演戏,他们创办了“红枫戏剧” 坚持走上全国舞台,得到大家的肯定 团里4个家庭环境还不错的人商量接手,“红枫戏剧”又一次挺住了,并且他们带着《塔克纳城的小姐》在淄博、泰安、潍坊等省内城市转了转。2011年5月,一位在上海发展的师兄牵线,“红枫戏剧”有了登上上海人民大舞台的机会,那是上海人民大舞台重新修缮后的首场演出。 “千人剧院,走到舞台上那一刻,团员们都快哭了,舞台太美了,我们都想趴在上面再也不下来。”陈婷婷说,《塔克纳城的小姐》《琼加姑娘》两部略萨的戏剧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演了八场,每场上座率达七八成,安徽的一位领导专程去看,《红楼梦》中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也去了……“红枫戏剧”有要“火”了的节奏。 6月,刚回到烟台的“红枫戏剧”接到西班牙领事馆的电话:略萨到上海进行一场学术座谈,得知你们排了他的戏很高兴,希望能跟你们见一面。于是导演和主创赶紧飞到上海,他们最终在略萨先生的车上见了面。“略萨先生特别高兴,说等第三部时,一定要联系他,他一定来中国看。”陈婷婷说。 2013年,“红枫戏剧”有了登上人艺舞台的机会。在看过了“红枫戏剧”的资料和演出影碟后,人艺副院长崔宁说,“红枫戏剧”这群人太不容易了,他们演出的这两部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风格与人艺秉承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是一致的。 3月,略萨给“红枫戏剧”发来了一份电子版的授权书。6月,“红枫戏剧”在人艺小剧场正式开演,11场演出,场场满座。“人艺小剧场是有固定观众群的,另一方面他们也好奇,小城市来的剧团能演成什么样。可看完以后,反映真的很好。”赵岚说。 女主角和男主角正在排演。 本报记者 陈莹 摄 招人不再是难事 信仰从未改变 11月26日,“红枫戏剧”在烟台市京剧院小剧场上演了《塔克纳城的小姐》。“肯定是售票的。”陈婷婷说,这些年烟台的演出环境已经进步很多,就像他们2011年在全国招演员,对方要不就是宁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等机会也不来烟台,要不然就是剧团拿不出人家按大城市提出的薪酬。但就在10月,“红枫”有5位新成员加入,他们来自上海、北京、南京、湖北和淄博。 “那时我们真的是饥一顿饱一顿,可我们聊的却是文化在一个城市有多么重要。”赵岚告诉记者,他们真的希望能得到人们的支持。“来自人格的肯定。”卞东明导演的这句话他们记忆深刻。 “我们热爱戏剧。”采访结束时“红枫戏剧”的团员们说。今年60岁的卞东明导演说,“不要采访我,因为我也是被这群坚持戏剧梦的孩子感动的。” 7年来,“红枫戏剧”一直坚持拍先锋的现代话剧,“古曲意蕴,现代品格,这是一部讲道德追求的戏。”陈婷婷说,“红枫戏剧”不拍挣钱快的白领话剧和喜剧,因为在他们学表演的第一天,当时的老师也就是现在的导演卞东明说过,戏剧起源于祭祀,那是一个关于灵魂、信仰和沉重的话题。 12月下旬,待南京剧场的排期确定下来后,“红枫戏剧”就又要再一次走出烟台演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