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邦利 以济阳县的仁风为中心,南至黄河,北至土骇河,西到曲堤,东到惠民县的大年陈,在这块土地上,儿娶媳妇女出嫁、祝寿、延师、会友等,设宴摆席很有讲究,讲究“席必名”。也就是说,设宴摆席,摆席都要有个名。酒席的名称不同,其档次与规格也不同;一说酒席的名称,就知道酒席的档次与规格。由高到低,有“三半截”、“二半截”、“四顶六”和“四盘八碗”。三半截酒席曾极负盛名,其中有一道菜是“大葱蘸酱”,显示着酒席的特色。 “三半截”,顾名思义,酒席分一、二、三三截(两截中间客人离席小憩)。 第一截:水果盘8个,4干4鲜。喝酒的菜,先是炸、炒、凉拌,各式各样8个菜盘,随后是4个“大件”(大海碗),头鸡,二鱼,三肉肘,四丸子。每个大件后面跟随2个“小件”(也叫“缀碗”),或汤或菜,或汤中有菜。大件与大件之间相隔约半个小时,上了鱼,主人敬酒。最后是盘烧卖。 第二截:客人入席,喝着茶嗑着瓜子,闲聊着菜就上来了,划拳行令重开宴。先是各式各样6个菜盘,另加一道菜是“大葱蘸酱”,让客人清口开胃。随后是4个大件,依次还是鸡、鱼、肉肘、丸子(在烹饪上有别于第一截,如鱼若前面是红烧,这次变清蒸或糖酥)。大件后面还是跟随小件,2个或都减为1个,最后是盘点心。 第三截:4个菜盘喝酒,然后吃饭,主食馒头,鸡、鱼、肉、丸子必有。 从三半截中拿掉第一截,就是二半截。从二半截的第一截中拿掉2个菜盘,去掉大件后边跟随的小件及最后那盘点心,两截并作一起,就是“四顶六”,即4个菜盘、4个大件喝酒,6个碗吃饭。从四顶六中去掉四个大件,多上两个碗,就是“四盘八碗”,即4个盘子喝酒,8个碗吃饭。比“四盘八碗”再孬的,就不叫席了。 三半截酒席牛。一是量上牛,前后三截,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要50来个菜。二是质上牛,鸡、鱼、肉、丸子三截皆有,三半截酒席不能没有山珍海味,有的“海参打头”——在“鸡”的周围摆一圈儿海参,那席,名贵得让人咋舌。三是时间上牛,若白天摆席,上午10点开席,日头短的时候,得到晚上点起蜡烛;若晚上摆席,下午5点开席,得到深更半夜。 过去,摆“三半截”只能是财主家,农家小户摆不起。改革开放后,人们都富裕了,可也没人再摆“三半截”了。对鸡、鱼、肉已不是那么稀罕,吃不了,浪费。再是时间耗不起,现在,时间就是金钱,谁还能坐下来沉住气地吃喝一天?“三半截”没了,“四盘八碗”也没了。 仁风的三半截酒席始于何时,笔者没作考证。三半截酒席没了,但“三半截酒席”还挂在人们的嘴边。日常交往中,有事求人,请人喝酒,被请的人若对请他的人不屑一顾,背地里会“哼”的一声说,“你就是摆三半截酒席,我也不去!”被请的人若不忍心让请他的人破费,会当面对请他的人说:“谁和谁呀,你就是摆三半截酒席,我也不去。”意在决绝地谢绝对方。 一个地方的习俗,是一个地方的标志,就像人身上的胎记,难以褪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