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正 黄包车在芝罘叫做东洋车,简称洋车,是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今日的出租车。 与大板车相比,有着出奇的反差:大板车是闲时零散,忙时雁行;而洋车却恰恰相反,忙时各干各的,闲时却凑在固定地点。 这种车在烟台兴起很早,上个世纪20年代,烟台的商业移民就把“青泥洼”建成了“浪漫之都”,大连的商会会长一直是烟台人。工业巨头回烟台时就把这种人力车带过来了,由于它样式新颖,乘坐舒适,加之车上又是打扮艳丽性感十足的姨太太,所以一出现在朝阳街,就抓住了市民的眼球,当时的校报上就争发了消息和照片。 后来,遍及全国了,但老烟台却对车行、份子之类的行业用语十分陌生,在老烟台的印象中里,烟台洋车很多,却没有一个穿着号衣的,没那种行服。 这不能用包车来解释,烟台不但有包车,而且比京津还进了层,论年不论月,不是雇佣而是主仆,其中不乏是佃户、奴才的弟子转化而来的。报酬不定,干活也不限于拉车。当然,大多是拉散客的,他们中不少人是窝在四马路新盖的小四合院里过着不愁温饱的岁月,大多有自己的车子,擦得锃明瓦亮的,护布也雪白洁净。绝对不似老舍《骆驼祥子》笔下的背景洋车夫。 有个老革命叫胡丹坡,晚年出版回忆录叫《金陵杂忆》,收录了一篇文章是他当年作为特派员写给中央北方局的调查报告,说到:自1928年(原文用民国十七年)起,美国太平洋舰队水兵每年都要到烟台莱歇伏(避暑),他们成为洋车最青睐的顾客,因而车夫们的收入不菲,一个夏天的收入足以维持一年的温饱有余,因而革命性极差。 这份权威资料证明,烟台是个国际旅游城市,烟台的洋车夫很早就“涉外”服务。 他们等候顾客的固定地点之一是虹口路,这里在1947年又发生了一起涉外大事,就是“杨禄奎事件”。联合国救济总署的美国人开吉普车轧死了洋车夫杨禄奎,想逍遥法外,没门儿!烟台已成为解放区,不承认治外法权,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了这件事,彰显了很高的外交水平。 “十艺节”上,以此为题材的吕剧《烟台山》(原名《烟台山作证》),被誉为“红色第一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