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班35名小学生组团做公益 |
成为省内首个娃娃义工团,30名小学生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被集体授“星” | |
- 2013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记者 孙淑玉
烟台开发区实验小学的35名小学生在去年8月成立了童心少年慈善义工队,成为省内年龄最小的专业义工团队,被亲切地称为“娃娃义工团”。 为陌生人上街义卖筹集手术费,集体到海边捡垃圾,帮忙维持秩序……从三年级时,35个小义工就开始了他们的公益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服务,有30名小学生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近日被集体授予一星级义工,其中,队长陈昭廷服务时间超过300小时,被授予三星级义工。 在学校,娃娃义工们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到操场上捡拾垃圾。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一家长发倡议,全班学生做义工 平均年龄仅10岁,做公益时很用心 走进开发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六班,教室后墙上一排排义工证格外显眼。和其他班级不同,早在一年多前,这个班级里全部的35名小学生就自发成立了童心少年慈善义工队,成为省内首个娃娃义工团,并经常利用周末及假期参与公益活动。 到了周末,孩子们就会穿着红马甲来到火车站、海边等地,卖力地清理公交站点和石凳上的野广告,随手捡起海边的垃圾…… 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怎么会想到做义工呢?班主任杨海英老师告诉记者,由于班里一位学生的家长是多年的老义工,在一年前的一次家长会上,她向家长们发起倡议,让孩子们从公益中学会关怀、爱护他人,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认同。 去年8月,由慈善总会授旗正式成立了山东省内年龄最小的义工队伍——童心少年慈善义工队。 “孩子们参与的活动虽小,但每件事都尽心尽力,既锻炼了孩子也传播了正能量,值得我们一直坚持下去。”曾经发起倡议的义工家长说。
尽管娃娃义工团的孩子们平均年龄仅10岁,但做起公益却毫不含糊。上街义卖为陌生人筹集手术费、陪老人说话解闷、督导学校卫生环境,这些小事,孩子们做起来有板有眼。 去年11月18日,得知来烟打工的宋宁宁因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需手术费,“娃娃义工团”的孩子们二话不说,顶着寒风参与到街头义卖的活动中。去年中秋节,小义工刘颖和赵雪璐带着饺子到社区看望百岁老人。重阳节,小义工们又全体出动到金东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 现在,每周日上午,娃娃义工们都会到市区的不同地方坚持做公益。孩子们不仅在校外坚持做公益,到了学校也会主动督导卫生,带动周围的同学保护环境。不仅如此,孩子们的善举还感染了周围的亲朋,绝大部分孩子的家长也陆续加入到义工的行列中。 经过一年多的服务,35个孩子中有30人的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近日被集体授予一星级义工,其中,队长陈昭廷服务时间超过300小时,被授予三星级义工。“我们还得变成大义工呢,以后肯定会一直做下去。”队长陈昭廷认真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