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莱西市黄岛路换热站的女员工在户外调试阀门。 | | 为保证出水温度,换热站的女员工要按时查看并调试设备。 | | 女员工们经常要在约两米深的阀门井里工作。 | | 拿着梯子背着工具包,女员工带着梯子到居民区调试管网平衡。 | | 有些阀门井盖重达上百斤,女员工拉起来很吃力。 |
|
文/本报记者 蓝娜娜 片/本报记者 杨广帅 登高梯、下井室、修管道……在青岛热电集团金莱热电有限公司女子换热站,72位巾帼一改人们心中女子柔弱的印象,骑着摩托、背着至少十几斤的工具包,在寒风中穿梭于各个小区楼座,为莱西市区80%的供热用户送去冬日暖流。 对于莱西市区近八成的供热用户而言,青岛热电集团金莱有限公司72位巾帼就是他们的温暖保障。李仲鹏是黄岛路换热站班长,她不仅有着很“爷们”的名字,从事的工作同样也是巾帼不让须眉。9日11时,接到一名居民反映家中暖气不热的电话后,她赶紧喊上另一位女同事,扛着竹梯,背着装有钳子、扳手、安全绳等物品的十多斤工具箱出发,此时,她早已经忙了好几个小时,水都没顾上喝一口。 在0℃左右的气温中赶到现场后,看到楼座的管阀在室外管道上,李仲鹏和搭档二话不说,立即架起竹梯,一人扶梯,一人系好安全绳爬高。“供热初期每天光爬梯子就得五六十趟,一天下来腿都酸了,但想想别人家能暖和了,再苦也值了。”李仲鹏说。 莱西团岛路换热站班长张平介绍,供热初期是用户反映问题最多的时候,不算换热站的固定电话,她对外公开的手机上每天就至少有50个电话。从10月中旬的充水试压到12月中上旬近两个月时间里,她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没空吃饭,经常是抽空泡袋方便面。即便有时能回趟家,还没等着坐下吃口热饭,就被打来的电话叫走。 对于这72位平均年龄42岁的巾帼供热人而言,她们从不抱怨连续多年没有和家人一起好好过个年,不过供热期没时间照顾老人、孩子常让她们愧疚不已。“别人家暖了,咱付出也值了。选择干这行,咱就得尽责。”御苑枫景站换热站班长孙常媚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