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主动为社区患者网上买药 |
卫生服务站主任焦桂华:社区卫生服务没边界 | |
- 2013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焦桂华在与社区居民交流,听说其颈椎疼,主动提出帮忙网上买药。 本报记者 肖龙凤 摄 |
|
●人物简介:焦桂华,49岁,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大明湖街道县东巷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 ●推荐理由:作为服务站主任,焦桂华觉得,“社区卫生服务没有边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成为患者和居民的贴心人。“做人就是得有责任心,遇事多替别人想想,自己受点累没什么。”焦桂华热情为患者及家属解决实际困难、纾解心理压力、调解家庭矛盾,用行动诠释了一位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爱心与责任。
本报记者 肖龙凤 实习生 张藻 有啥惠民政策及时通知居民 “我给你从网上买吧,价格实惠,质量也有保障。”10日下午,一位居民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买药,聊起自己的颈椎病犯了,想买热敷灵缓解一下。焦桂华一听,主动提出可以从山东省基本药物采购网上买,比市场上便宜不少,质量还有保障。“钱我先垫上就行,等送到了给你打电话。” 自从山东省基本药物采购网推出后,焦桂华就经常为患者买药,给患者省了不少钱。焦桂华长期关注与医疗有关的惠民政策,在工作中主动与符合条件的患者沟通,引导他们按照政策规定做,以切实得到帮助。 焦桂华说,“在医院这么多年,困难患者见多了,心里挺难受的。只要有相关的政策,我都尽量帮助他们申请。” 辖区有一位大脑炎后遗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上述政策实施后,焦桂华主动让这位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签约,定点买药,可以报销一部分药费。山东省基本药物采购网没有这种药物,焦桂华就专门联系医药公司进药。“我们这里是‘药品零差价’,多少钱进的就多少钱出,也能给他省点钱。”
社区“温馨话室”跟居民聊家常 2010年秋,在市立一院当了近20年急诊科护士长的焦桂华竞争上岗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同时也成为县西巷社区居委会“温馨话室”的志愿者。“温馨话室”是历下区妇联推出的品牌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平台。 “说起‘社区卫生服务’,谁也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只要居民需要的,我们都尽心尽力去做。”焦桂华自1982年起就在市立一院工作,还曾在附近住过,“来看病的人,不是亲戚朋友,就是街坊邻居,都很熟。” 每周一、二、四上午,是焦桂华与同事入户走访的时间,平均每次两个单元,重点走访刚出院或长年生病的患者家庭。一年大概可以走访五六百户,焦桂华都详细做好记录。 每当有大夫要出诊,焦桂华只要有时间就都跟着去。大夫给患者看病,她就陪着聊天,还时常帮忙调解家庭矛盾。不少常年患病的老人和亲属都有她的手机号,有的老人清早五六点钟就给焦桂华打电话,询问该怎么吃药。 焦桂华与同事王秀花大夫负责联系辖区的50多位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焦桂华时常打电话给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情况,告诉家属该做什么。感觉家属心情不好时,焦桂华都会热心陪他们聊一会儿。
九旬老人抱来一盆鲜花表谢意 焦桂华从1982年起在市立一院工作,1992年担任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护士长,2010年竞争上岗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在急诊科工作期间,焦桂华曾获得“济南市卫生系统首届十佳优秀护士”、“济南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31年来,来医院就诊的人越是困难,焦桂华越是用心陪护他们,还经常掏钱为他们送医送药。偶尔碰到纠纷,她也有办法,“就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解决,他们也就不好意思了。”她还引导年轻人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给琐碎的工作赋予较高的精神境界”。在她的带领下,急诊科先后有8位护士成长为各科室的护士长。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常规工作就有十多项,包括对儿童计划免疫、孕产妇健康、老年人健康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的管理服务。服务站目前共有11位工作人员,经常忙不过来,遇上有请假的,焦桂华就自己顶上,“人就是得有责任心,遇事多替别人想想,自己受点累没什么。” 社区有位李先生90岁了,老伴儿也80多岁了,老两口常到社区服务站看病。每次老两口一到,焦桂华和同事都主动上前问诊,帮着跑前跑后,让他们少走两步。李先生非常感动,有次来看病,特意抱来了一盆鲜花。 “工作时,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去。穿上白大褂,你的一举一动就得像个护士、像个大夫,真心为病人着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焦桂华是这么说的,31年来,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