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章丘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在这片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土地上,不仅创造了举世文明的史前文化,同样创造了许多传世名吃。在这些名吃中,有的已发扬光大,有的已失传多年,留下的只是一些传说。 雪城 明朝公主与烧肉炖豆腐 烧肉炖豆腐,源于章丘古城绣惠镇,其历史可上溯到300年前的明末清初,曾是招待宾朋的名吃。 相传,明朝败落,公主出逃。一日来到章丘古城,肚中饥饿,又怕暴露身份,便向当地人讨饭。一家姓于的人,给她一碗菜汤,公主吃后感觉特别香。于是给这家人金银首饰,作为酬谢。此事传开以后,乡里四邻,凡有客到,便请于老汉做这道汤菜——烧肉炖豆腐。到乾隆年间,乾隆爷南巡,经章丘城,县太爷挖空心思讨好万岁爷,精挑章丘小吃盛情款待。让世传几代为厨的于氏为乾隆爷做拿手的烧肉炖豆腐,用龙山小米熬粥,一同请万岁品尝。乾隆爷品后大悦,回宫后,赐龙山小米为贡米,欲将做烧肉炖豆腐的于氏招入御厨房供职。此时,有大臣进言:于氏先人曾为前朝落难公主做过这道菜。于氏进宫一事作罢,而烧肉炖豆腐,则成了民间一道名吃。
懒汉与日月同辉 传说章丘古城有一种名为“日月同辉”的名吃。 “日月同辉”这道菜最早出现在明朝。据说,当时有一个人很懒,也懒得做饭,他就把淘净的大米盛在碗里,再把鸡、葱、姜、盐一起放在盘里,放在同一个锅里,来个一锅熟。后来,被一位回乡省亲的御厨无意中尝到,感觉很好,米饭中有鸡的肉味,鸡肉中有米的清香。那位御厨突发奇想,经过多年改进与创新,最后成就为一道名菜。为讨好皇帝,特意将容器创意为日月之形,选用紫砂做容器,底部是中空的,下面一个汤锅,利用间接加热的方式烹制,并美其名曰“日月同辉”。皇帝品后大悦,为这位御厨加官晋爵。此菜成为宫中名菜。 日月为明,到了清朝,“日月同辉”成了一道禁菜,久而久之在清朝失传,流传下来的也只有这个传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