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色素糖精,兑出名牌“洋酒” |
不乏轩尼诗、人头马、马爹利等品牌洋酒食药环侦支队特邀两大洋酒协会来烟助力打假 | |
- 2013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热线6610123消息(记者 侯艳艳 通讯员 马红军 孙飞 王琳) 临近年关,洋酒销售进入旺季。为保百姓餐桌安全,打击各种食品犯罪,近日,烟台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特邀请英国国际洋酒协会和苏格兰威士忌协会专家来烟,对全市洋酒市场进行拉网式暗访摸底,并对假洋酒进行了现场鉴定。 据了解,轩尼诗、人头马和马爹利等著名品牌洋酒在烟台假冒情况最为严重,制售假洋酒犯罪活动逐渐呈现出网络化、跨区域、产供销一条龙等特点。不法商贩用酒精、色素、糖精等勾兑后冒充高档酒对外销售牟取暴利,严重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烟台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洋酒鉴定机构少、鉴定周期长等问题成为影响案件侦办的难题。为此,食药环侦支队邀请英国国际洋酒协会和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提前介入,由具备检验资质的专业鉴定师对全市洋酒市场进行大规模拉网式暗访摸底,全面摸清了销售假冒伪劣洋酒的场所和企业,最终对假洋酒进行现场鉴定。 据介绍,这是两大洋酒协会专家首次来烟参与洋酒打假。邀请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参与案件侦办,是食药环侦支队完善传统侦查办案模式、探索发动社会力量的有效尝试。截至目前,两大洋酒协会已摸排走访洋酒行、酒吧、商场近20家,鉴别各类洋酒100余箱,获取制售假洋酒犯罪线索1条,捣毁销售假洋酒窝点1处,查获假洋酒200余瓶,涉案价值10余万元。 延伸阅读 双氧水泡羊下货,色拉油兑香油 “毒羊下货”“假香油”,看看这样的东西你敢吃吗? 本报记者 侯艳艳 通讯员 马红军 王永文 孙飞
烟台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自今年4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严厉打击各种食品犯罪,保卫百姓餐桌安全,近日的“毒羊下货”“假香油”案更是广受关注。 毒! 双氧水、火碱、工业盐 加工羊下货 在寒冷冬天,喝一碗羊汤可以暖身,然而招远市一个羊下货加工销售点,却使用火碱、双氧水、工业盐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有害物质加工羊下货。 今年10月,有群众向烟台市公安局举报,招远一出租屋内加工有毒羊下货。烟台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民警在招远市一出租屋内将生产、销售羊下货的张某和他的妻子、儿子、弟弟等四人抓获。在生产窝点,民警查获双氧水、工业氢氧化钠(火碱)、亚硝酸钠等有毒有害食品添加剂一宗。 据介绍,羊下货分羊头和羊杂两种,不法分子在羊头褪毛时会使用工业火碱,羊杂为保鲜和防腐会加入含有双氧水的水中浸泡。为节省成本,调味时还使用含有毒性的工业盐。 工业火碱、工业盐、双氧水等添加剂,人体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长期食用还会致癌,破坏人体免疫力,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 黑! 低价购进色拉油,勾兑香油高价卖 随着芝麻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李某为了获取更大利润,自2013年初从某色拉油厂低价购进劣质的大豆色拉油,采取纯芝麻香油和大豆色拉油勾兑的方法,加工芝麻香油1万余斤,冒充纯芝麻香油,高价对外销售,涉案价值人民币40万余元。 日前,烟台、芝罘两级公安机关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部门成功打掉这一伪劣香油生产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等6人,现场查扣伪劣香油300余瓶。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在租住的民房内,购买专门设备和原材料,加工生产芝麻香油及芝麻酱、花生酱等产品,销售至烟台市部分小饭店、超市、调料店等处。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鉴别香油的方法很简单,用筷子蘸一滴香油滴在清水面上,纯香油会呈现出无色透明的薄薄大油花,然后凝成若干个细小油珠。掺假香油油花小而厚,且不易扩散。 工作盘点 8个月端掉 百余黑窝点 烟台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自今年4月8日成立以来,已累计侦办各类食品药品与环保领域犯罪案件18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8名,摧毁犯罪团伙13个,打掉“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100余个,涉案价值近亿元。 在打击果蔬类犯罪方面,截至目前,共侦破“毒豆芽”犯罪案件7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名,捣毁黑作坊、黑窝点50个,现场查扣“毒豆芽”6万余斤,无根豆芽素2000支,涉案总价值700余万元。 在打击海产品犯罪方面,加大对海参、海蜇及其他海产品的犯罪打击力度。近期,芝罘公安分局先后打掉两个利用工业盐加工海蜇头的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现场查扣海蜇头300余斤,工业盐2700余斤。 目前,全市14个县市区已有13个批复设立食药环侦大队,芝罘、福山、莱山、牟平、栖霞五地已经完成食药环侦大队的组建工作。 本报记者 侯艳艳 通讯员 王永文 郝力 相关新闻 非法采砂1900余吨 终被逮捕归案 本报热线6610123消息(记者 侯艳艳 通讯员 王永文 郝力) 今年七八月份,“航胜”号采砂船多次进入莱州三山岛海域非法采砂1900余吨,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8月10日,莱州市公安局联合海洋与渔业执法部门在莱州海域巡查时,发现“航胜”号安装有采砂设备,且在“航胜”号船舱内发现海砂600余吨,船员不能提供任何采砂许可手续。船员交代,该船原来是一货运船,老板李某于今年春天购买改装成了采砂船。 8月29日,案后出逃的李某在东营市一宾馆内被东营警方抓获。李某交代,今年以来“航胜”号采砂船多次进入莱州三山岛海域非法采砂共1900余吨。目前,李某等三人已被莱州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