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2日讯(通讯员 史贝贝) 日前在北京新发地举办的中国(滨州)黄河三角洲首届“农超对接”洽谈会暨滨州名优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活动现场,无棣县企业山东省十里香芝麻制品有限公司与易初莲花(北京)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现场签订了产品购销协议,这是无棣县开展农超对接、发展订单农业的缩影。 近年来,无棣县按照“东棉、西粮、南枣、北渔、中牧”的战略发展思路,推进订单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产品生产向覆盖面“广”、合作领域“宽”、组织运行“全”、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好”方面有效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兴订单”。无棣县依托枣业、畜牧、蔬菜、苗木花卉、渔业五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型好的龙头企业。万德福、海城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康恒有机粮食、盛旺畜牧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崛起。围绕做优传统产业、做好特色产业,以禽畜养殖、苇帘加工、粮棉收购以及岳里西瓜、十里香芝麻种植为重点,引导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增强农户集体对话市场的能力,扩大订单农业发展规模。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3家,今年全县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累计达530家,其中订单农业合作社占85%以上。舜园枣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成立13家合作社,发展冬枣、金丝小枣标准化示范基地4.6万亩,带动1.5万户农户致富。 做大商标做优品牌“富订单”。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围绕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一牌”工程,推广“订单合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商标”模式,引导农民以基地及龙头企业为依托,走合作化道路,提高农产品质量,全力打造品牌农业。为打造响亮的无棣农业品牌,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等活动,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严把农产品质量关。目前,无棣县农业标准化基地、高效生态示范园区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已达到35个,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面积发展到40万亩。打造“枣木杠”系列白酒、“岳里”西瓜、“大久保”桃等特色品牌,目前,全县注册涉农商标128件,其中“鲁誉”、“雨露”、“牧尔丹”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无棣驴”、“渤海黑牛”商标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深化诚信增强信誉“活订单”。为使订单农业得以健康发展,无棣县引入保险机制增强涉农市场主体的信誉度,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订单农业的风险保障体系,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合同指导服务站”,成立“订单农业”法律宣传小组。目前,共培育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3家,评选“守合同重信用”农户34家,优秀诚信农村经纪人5户,切实提高涉农市场主体的签约率和履约率。至此,全县优质农产品订单面积已达到8万亩,农民增收13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