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注意保暖,尽量结伴而行 |
天气变化莫测,冬季出游讲究多 |
| |
- 2013年1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周村古商城冬季民俗活动吸引游客。 |
|
冬季天气寒冷,但是滑雪等户外旅游项目仍然吸引了不少游客,专业人士提醒市民在冬季外出旅游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注意保暖,并且尽量要提前做好准备,结伴而行,防止出现意外。 备足保暖衣物,忌穿浅色服装 冬季旅游首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被冻伤,羽绒服、保暖服装、围巾、手套、鞋袜都要精心准备。 在准备或者购买服装的时候,要选择尽可能将自己包裹起来的服装,减少皮肤暴露的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手、脸等部位要抹防冻油膏等护肤品,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以增加皮肤裸露部分的血液循环。服装的选择上,要学会用服装建起御寒屏障,最外层的衣服应有防风性,可选呢绒、毛皮或皮革质地的服装。羽绒服保暖性很好,是冬季旅游的首选服装。 到了北方之后,很多人都会尝试的户外运动是滑雪、溜冰,这时服装的选择要领是保暖、防风、轻便、紧口、颜色深一些(忌穿浅色服装)。 保证充分营养,喝酒不能取暖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就必须增加代谢,加之旅游中要消耗不少体力,只有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冬季旅游者的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营养素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都要超过平常,不能像平时一样过分地强调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瘦肉类、蛋类、鲜鱼、豆制品、动物肝脏对补充人体热量很有好处,可适当多食用。另外,要纠正喝酒取暖的错误观念。酒精和水不能产热,相反,酒精能刺激体表的血管,使体表血液循环增加,人感到“发热,实际上人体在丢失热量。 提前了解天气,尽量结伴而行 冬季气候相对恶劣,在路上一旦出了问题都会让人比平时陷入更大的麻烦,且不说是自驾的新手,遇到车辆出状况会手足无措,就算是自驾的老手,恐怕也会头疼。要是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算是能请求救援,也得孤零零的在冰冷的车上干等,但是如果大家同行,彼此有照应,遇到问题齐心协力,或者开车去求救,也更方便。 冬季天气变化莫测,因此在出行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近期的天气状况,耽误行程甚至造成危险。尤其冬天北方容易起雾,如果需要走高速公路的话,更要提前查询好是否起雾,道路是否封闭。
到北方旅游 多带两双袜子 白茫茫的雪地对阳光中的紫外线吸收少而反射强,当强烈的紫外线射入旅行者的眼睛时,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就会出现严重的畏光、流泪、异物感,甚至睁不开、有强烈的烧灼感和剧烈疼痛,医学上称之为雪盲。所以,出门时需戴太阳镜,以保护眼睛。 冬季出游一般穿登山鞋,若到北方旅游,则最好穿高筒防滑雪地棉鞋,穿皮鞋会冻得受不了,而且冬季北方路多有冰雪,路面较滑。同时为了防止湿脚难受最好多带两双袜子和鞋垫。
备足药品 预防突发疾病 寒冷的环境中,心脏病、脑中风、流感、冻疮、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 而在冬季旅游中,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天气很常见。当气温从零上降至零下,短期内感冒的人数会骤增,其中不乏青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中复发。 所以冬季到北方旅游多准备一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感冒药,是北方之行的必备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