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烟台有的“社区银行”已经着手改造,只有ATM能用。 本报记者 姜宁 摄 本报12月16日(记者 姜宁) 近日,银监会下发通知,规范中小商业银行的社区银行经营,在简化社区支行、小微支行行政审批流程的同时,要求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持牌经营。这标志着在烟台拟开设的社区银行要么申请牌照,要么改变经营模式。目前在烟台,有的社区银行已经改造成了自助存取款室。 “在烟台大概有20多家社区银行,这些社区银行又分属于不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社区银行的定性一直非常复杂,所以,已经有社区银行网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都不愿意多说,但是从知情人口中了解到,其实从半年多以前就有多家银行开始布局社区银行,但是不少银行因为花费过多而中途放弃。 “很费钱的,1台取款机50万元,4台就是200万元,还有水电费、人工费、房租费,是一笔很大的费用支出。”业内知情人士指出,开设社区银行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钱的问题。 所以,在监管令下,花了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已经装修妥当的社区银行,自然不能白白放在那里生锈。近日,随着银监会监管令的出台,多家社区银行快速“动手”,已经开始改革。 近日,走进位于莱山区的一家社区银行内,记者发现,原先摆放妥当的设施不见了,工作人员也不见了,整个面积也减少了,保留下来的只有一台象征银行业务的ATM。 业内人士指出,社区银行在监管机构看来,应该是那种银行便利店的形式,也就是把ATM搬到社区中而已,但是从实际设立的情况来看,有些社区银行既有ATM,又加派驻点人员,完全是按照支行功能来设立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打着社区银行名头的“支行”大多没有经过报备。“这就是银监会下发监管令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