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对派大规模示威浪潮声中,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17日飞抵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俄乌国家间委员会会议,收到廉价天然气供应和150亿美元财政援助的“救急礼包”。
俄罗斯: 送钱也送“气”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17日出席第六次俄乌国家间委员会会议,双方签署了一揽子合作协议。 普京在会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气)和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17日达成一份天然气供销及过境协议附件,俄将以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的价格向乌方出售天然气,比之前商定的报价低约三分之一。 俄罗斯还将给予乌方财政援助。普京表示,俄罗斯政府已决定从国家福利基金中拿出150亿美元,购买乌克兰发行的欧元债券。 此前有消息称,俄乌双方将在本次会议上讨论有关乌克兰加入由俄罗斯主导的关税同盟问题,普京对此在记者会上半开玩笑地说,“我想安慰所有人,今天我们完全没有讨论乌克兰加入关税同盟的问题。”不过他表示,俄乌双方在当天的会议上达成共识,将更加密切地协调外交政策步伐,“首先是事关欧洲战略稳定核安全的问题,以及共同应对全球新挑战的问题”。
乌克兰:小弟不好当 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表示,17日的俄乌国家间委员会会议是务实且富有建设性的,当天达成的协议旨在恢复双方经贸往来,强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证明了两国关系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和良好前景。 乌克兰素有“小俄罗斯”之称,如同莫斯科的小兄弟,一方面渴望独立、融入欧洲,却又难以摆脱对老大哥的心理依赖。最重要的,是乌的经济命脉握在俄罗斯手中。 作为苏联时期重要的工业基地,乌克兰长于航空航天设备的生产制造,钢铁、化工、电子等产品的出口加工,出口高度依赖俄罗斯市场。一旦俄乌关系恶化,俄罗斯切断双边贸易,乌克兰数十万人口将立即失业,政府财政也将捉襟见肘。 更何况乌克兰政府眼下债台高筑,只有俄罗斯有能力和意愿提供巨额资金填补乌克兰公共财政亏空,再加上天然气这张俄屡试不爽的“王牌”,乌克兰受制于人,不得不低头。
美国:这不解决问题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17日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签订的一揽子合作协议无法解决乌克兰抗议民众的关切,美国将继续关注事态发展。 卡尼在当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将持续关注更多协议细节,但这一协议无法解决乌克兰各地抗议示威民众的关切。卡尼还说,美国敦促乌克兰政府与反对派展开对话,积极推进欧洲的和平与繁荣。 另据报道,在普京与亚努科维奇会晤的当日,在乌克兰的首都基辅,不少乌克兰民众仍在持续连续数周的抗议,以迫使亚努科维奇做出让步。 据新华社、新闻晚报 俄在欧盟边境 部署战术导弹 据新华社电 俄罗斯16日透露,俄方武装部队在欧洲边境处的俄罗斯领土部署具备核能力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以应对以美国为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德国《图片报》上周末首先爆料,俄罗斯去年在加里宁格勒部署大约10套“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加里宁格勒不与俄罗斯本土接壤,位于波兰和立陶宛之间,属俄罗斯飞地,该地原是德国普鲁士核心地区,二战后划归苏联。 这一消息得到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确认。俄罗斯媒体援引科纳申科夫的话报道:“西部军区导弹和炮兵部队的确已经部署几套‘伊斯坎德尔’作战—战术导弹系统。”西部军区包括俄罗斯西部和西北大部分省份,以及加里宁格勒地区。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玛丽·哈尔夫16日说,已经敦促俄罗斯避免采取可能的措施破坏地区稳定。她还向俄方传达了邻国的关切。 波兰外交部称,俄方这一行动“令人不安”,俄罗斯部署导弹有违波兰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外交部希望北约和欧盟对此采取行动。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当天同样各自表达担忧。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说,俄罗斯部署导弹没有违反任何国际条约或协定,因此不应受到西方国家声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