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樊宪春走在刚通车的大运福桥上。 | | |
|
候选人
捐30万建起大运“福”桥 11月26日,一座名为大运“福”桥的浮桥,在鱼台县张黄镇的老运河上架起,结束了周围老百姓靠摆渡过河的历史,方便了周围2万多名村民的出行,使他们能够更方便的来往于自己的村庄和田地之间。由于这座桥是由大运之春集团公司董事长樊宪春捐资30万元建设的,所以周围的老百姓也亲切的称这座桥为大运“福”桥,用谐音的方式表示着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运之春集团的感谢。 “其实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发现老百姓很需要这座浮桥,于是就抓紧建了起来。”樊宪春平静地告诉记者,今年他回到家乡鱼台进行投资,由于经常走滨湖大道,在途经鱼台县张黄镇考察时,他发现该镇陈店村等多个村庄的老百姓,如果去田地里耕种,会经过老运河,但是河上没有桥主要靠摆渡来通过,不仅危险而且不方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就决定在上面修座桥。”樊宪春告诉记者,因为修的是浮桥,也不影响周围来往的船只。在修桥时,樊宪春和大运之春集团的员工盯在工地上,看到老板如此关心桥的建设,员工们也受到感染,为了尽早的完成浮桥建造方便村民,在运送钢梁时,由于天黑路滑,一个员工掉在了河里,抢救上来后幸无危险,“后来我要求员工必须保证人身安全,但是员工们吃住在工地,毫无怨言的精神也让我感动。”大运之春的员工们受到樊宪春这种善举的感染,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一座浮桥建立起来,直接方便了周围2万多村民的出行。
坚信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今年7月22日,甘肃岷县发生地震,23日一早樊宪春和5名员工就踏上去往岷县的道路。24日晚上,经过一路打听,樊宪春终于到达了震区的重灾区梅川镇,在一天的时间内跑遍了该镇受灾严重的马家沟村、茶固村。对于村里受灾比较严重的20多户家庭,樊宪春采取现金救助,多则2000元,少则500元,把4万余元的现金发到这些村民手中。 “钱多少是一回事,我觉得更多的是对他们一种精神的慰藉。看得出来,这些村民的情绪比雅安地震时要好得多。”樊宪春说,雅安地震时,他在震区待了9天,除了救援,樊宪春更多的是倾听和走访,“当地最缺乏的是心理关爱,也叫做心理干预,由于曾经经历过汶川地震,所以再次地震对当地村民的心理影响很大,我除了救援和送去物质外,感觉最大的工作就是倾听。” 两次深入震区救援,修建便民浮桥,资助贫困大学生和留守儿童……当问起樊宪春为何这么喜欢参与慈善活动时,樊宪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相信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行善的人心情都是舒畅的,做事情老天都会帮助你。我相信行善的人终究会得到好报,最起码内心是快乐的。”樊宪春非常认真地告诉记者,他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出自内心想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樊宪春始终有一个信念,“行善,我将一直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