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新型人工鱼礁安装完毕,准备马上投入使用,图为工人在搭建单个礁体。 通讯员供图 本报12月18日讯(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王晓磊) 18日,记者从长岛县科技局获悉,长岛县引进的首个新型人工鱼礁在长岛渔港码头拼装成功,标志着长岛县海洋牧场以投石改造为主的方式成为历史。 这次引进新型鱼礁的是长岛县著名“民俗旅游文化村”——南长山镇黑石嘴村。 新型人工鱼礁采用了锰钢新型材质做为主要筋骨,占地100平方米,单个礁体500空立方米,重26吨,制作鱼礁的框架、柱骨、拼装都在长岛进行。 据介绍,新型鱼礁具有防沉降、防倒扶、抗风浪、抗腐蚀、聚鱼型人工鱼礁。下一步长岛县分管部门和施工企业将加快施工进度,尽早将新型人工鱼礁批量投放到相关海域,为改善长岛县周边海域环境,加快长岛生态渔业的发展,尽快实现生态旅游度假岛的建设目标打好生态基础。 “以前主要是取投放石料、混凝土构件等形式构筑人工鱼礁,一方面体积小、散落着、不成规模;另一方面就是容易被淤泥淤死,前三年还行,以后就基本被淤泥覆盖了。”黑石嘴村党支部书记王昌利说,这次引进的新型鱼礁最大的优点就是体积大,而且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0—50年。 新型鱼礁研制公司技术部经理汪镇说,“新型鱼礁还建有一个饵料平台,方便鱼类的产卵和觅食。预计一个鱼礁能聚集3000-4000公斤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