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松
一场急雪让市区的道路又陷入了瘫痪,大街小巷似乎成了阡陌相连的停车场,爬得比蜗牛还慢的车流让不少车主吐槽“烟台快堵成北京了”。现在中心城区的堵车已经不仅限于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了,一天很多时间段主干道承受着高负荷的车流量。 市区堵成什么样,整天穿梭街巷的出租车司机师傅们最有发言权。幸福立交桥以北上午常常堵车严重,很多司机师傅一听乘客要往幸福走,立马跟你抱怨堵车不愿意拉活,北马路、南大街等主干道堵车更是家常便饭。很多出租车司机宁愿去客少的莱山拉活,也不愿意堵在芝罘闹心。 中心城区堵车的原因很多,最好的中小学、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商场等都挤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再加上路窄车多,违建占道、红绿灯设置等问题让堵车雪上加霜。道路间的相互牵连又非常密切,往往会出现一条主干道修路全城跟着堵的情况。 有人说了,路就这么窄,车越来越多,堵车只会越来越严重,没救了。真的如此吗?烟台难道真要靠限行限购限号来解决交通拥堵?其实,有些拥堵并不是解决不了的顽疾,比如说媒体经常报道的晚上一中门前堵车,二马路是连接莱山芝罘的重要路段,它的畅通与否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是就有个别家长不听交警指挥乱停车导致道路堵塞,如果接孩子的家长都能够按照要求规范停车,道路顺畅并非难事。 有个有趣的现象,并不是说路宽车流就顺畅,很多时候恰恰相反,路越窄越是不堵。单行道大家按照顺序开就是了,反正也超不了车,而一旦到了主干道则是你争我夺,让原本可以顺利通行的道路乱了次序,最后你急我更急,堵成一团糟。 为了缓解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压力,交警支队第一大队通过分析市中心区域内南大街、环山路等“四横五纵”主干道的交通状况,已经从12月15日开始,针对中心城区的易发拥堵路段展开了治理工作。治堵永远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仅仅从技术的层面看待城市交通问题,再高明的专家、再完善的技术手段也可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多修路、修好路并不是解决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有些路的拥堵可能就是因为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比如红绿灯时间设置不科学、违章建筑堵路、缺少人行天桥等等。希望经过这次交警部门下大力气整治,让市区道路能够真正顺畅起来,路顺了,司机的心气也顺了,大家才能愉快出行,不受堵车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