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三代九口,从没提过分家 |
宁阳一对好妯娌,23年来一个锅里搅马勺 | |
- 2013年12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刘玉兰(左)、苏凤菊(右)妯娌二人在家照顾76岁的公公。 本报记者 王世腾 摄 |
|
本报记者 王世腾 通讯员 陈萍 说起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后学村张坤、张茂德兄弟俩的媳妇,邻里都交口称赞。妯娌二人先后嫁入张家,23年来甚至没红过脸,都说妯娌难相处,但两人却亲如姐妹。 儿子好还得媳妇好 1985年、1990年,刘玉兰、苏凤菊先后嫁给张坤、张茂德兄弟二人,家境虽贫寒,但一家人都通情达理,公婆也鼓励他们要多团结,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在公婆的影响下,妯娌俩有活抢着干,悉心地照顾老人和孩子。 在农村分家是个大事儿,分不好很容易起纠纷。“一家三代九口人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人提过分家。”刘玉兰笑着说,这也是他们家引以为豪的事儿。 1996年,老大张坤打算回乡创业,一家人商量后,决定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作为启动资金。“钱赔了可以再赚,我们支持大哥。”苏凤菊说。 “他们兄弟俩在外忙,我们俩种了16亩地,从不用他们分心。”妯娌二人不仅和睦,还很孝顺。2010年11月,婆婆瘫痪在床,两人轮流日夜照顾,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有好儿还得有好媳妇,这话一点不假!”今年76岁的公公见人就夸。 大家挣的钱,回来要交公 婆婆病逝后,周围的亲戚朋友以为这一大家子也要分家了。“当时我们就下决心,要继续经营好大家庭,不让外人看笑话。”刘玉兰说,过去是婆婆管账,婆婆去世后,兄弟二人把在外赚的钱一分不落的交给公公,有事儿则实报实销。 多年来妯娌俩的和睦相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下一代。“儿子暑假回家,就给俩妹妹辅导功课,俩妹妹则以考上大学的哥哥为榜样。”刘玉兰说。采访时,苏凤菊的大女儿告诉记者,“从没见过她们闹别扭,每次回家都很温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