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伟人造像颇有“渊源”
在今日开幕的由齐鲁晚报主办的“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诗词书画创作展”上,刘书军刻画毛泽东的创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也参加了展出,早在展出前,刘书军创作的以毛泽东为主题的多幅领袖人物画作就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刘书军生于上世纪50年代,又出身军旅,对毛泽东有着浓厚的崇敬、爱戴之情。多年来,他刻画的领袖既贴近人物、真实自然,更能深刻体现出领袖的精神气质,广受百姓喜爱。对此,刘书军说,“人物画很难,领袖人物画像更难。人物画不能受制于‘形似’,因为领袖的一言一行为百姓所熟知,‘脸谱化’的作品是不能够打动观众的,这就对画家的个人修养、技法形成了考验。例如,刻画领袖毛泽东,就要熟知中国革命史,建国初期的历史,要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背后的深刻内涵。” 刘书军为毛泽东造像,早在他1969年参军之前就已小有名气了。他14岁上初二时就临摹过《毛主席去安源》和《毛泽东选集》封面上王朝闻所做的巨幅浮雕。四十多年前,刘书军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来到济南,就开始了为伟人创作画像的历程。“主席十分重视山东,建国后,他来山东有十多次之多,我十分注意他来山东的时间和行程,作为军人出身的画家,更有责任去塑造伟人形象,用画笔表现人民的崇敬之情。”
再现视察东郊公社瞬间
《毛主席考察东郊公社》是刘书军近期创作的毛泽东题材代表作之一。1959年,毛泽东来到位于济南市东部近郊的历城县东郊公社考察,成为当地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故事。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刘书军广泛搜集素材、观看影像资料,由于自己与当时公社书记郑松关系很好,也向他请教了不少历史细节问题:“1959年9月21日下午,毛主席再次来到东郊公社,在此之前,他曾在四月份考察过这里的小麦种植情况,毛泽东再次来视察时,地里已经种满了玉米。听完省委领导舒同及公社书记郑松的汇报后,主席兴致很高,要到地里看一看。一行人在庄稼地里边走边聊,不巧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有人提议:‘主席,天下雨了,不如回去吧。’而毛泽东否决了这个建议,依然坚持视察,这时,卫士长李银桥为主席撑起伞,大家也纷纷撑起伞,跟随其前行。” 在刘书军的创作中,主席笑容可掬,亲切询问身边的郑松,而李银桥则小心翼翼为主席撑着伞。巧妙的场景设置,生动的环境营造,让历史瞬间重现在人们眼前,这既是历史的真实,也是艺术的再现。在美代会上,刘书军把这幅作品带给了老师刘大为,让其提出修改意见。刘大为见到画面,连说了几个“不错”,并鼓励其再多画一些大创作。最后老师提出,那时候防雨工具还有蓑衣,可以将蓑衣也体现在画面上,这正符合了刘书军再做些修改,提升的打算,再画一稿的时候可以适当将这些元素加入进去。 “画面中,郑松的形象基本是按照人物原型来塑造的,有熟悉郑松的人,一见到我这幅画就脱口而出,‘这是郑松!’我曾答应要创作出一幅主席视察东郊公社的作品,但他在去年过世了没有见到这幅作品,我感到非常遗憾。”这幅创作完成之际正值毛泽东视察东郊公社54周年之时,恰逢山东省、济南市举办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也是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献礼。“毛主席十分重视山东,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毛泽东在山东的事迹记录刻画出来。之前刻画毛主席在山东、事迹的作品也有不少,因此,在刻画这幅作品时,我更加注重毛泽东与基层民众、干部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分析了许多细节后,我最终选取了在雨中视察的这一情节,然后运用了写实的手法,还原历史,让人感受到真实感和可信性。”
关注、讴歌时代民生
刘书军早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有着过硬的人物画功底。“我是部队培养起来的画家,人民解放军是大学校,在这里,我受到了全面的教育。”在军中26年,刘书军一直做着文化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学好技术,为部队服务。在忙碌的工作中,他没有丢下绘画,期间曾到中国美院、山东艺术学院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进修,在造型、色彩方面打下了基础。“在学校学习时,我们就像一块海绵,努力的进行学习,在中国美院进修期间,虽然学校离西湖很近,但都没‘舍得’去游玩一下”,刘书军风趣得描述那段勤奋的求学岁月。 总体来看,刘书军的创作包括领袖系列、民族风情系列、传统系列创作等。多年的军旅生涯和长期的艺术实践,使得刘书军的艺术情感不断升华,进而上升到对整个时代的关注与讴歌。他的作品总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在。为平民百姓造像中,他扎根生活、深入一线,运用写实手法,用别开生面的新视角,寻觅着人们心灵深处的真诚与感动,刻画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用笔墨来表现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现代人物画创作的这条主线,刘书军多向涉猎,对山水、花鸟画创作也十分有研究。小品画创作也十分精彩,并起到了锤炼笔墨的作用。因此,他的人物画创作不仅有“线”的支撑,更有精道的笔墨。作为军旅艺术家,他肩负时代责任感,在精品创作中,关注时代和民生。 ◇刘书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馆专职画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刘大为先生。作品以人物画见长,特别是在塑造领袖人物、名人及军事题材上独树一帜,还擅长山水、花鸟、走兽。曾参加18次全国美展,8次全军美展,20余次军区、省美展,曾获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优秀奖、日本富士国际水墨画展优秀奖、两届全国画院双年展优秀作品奖、“水墨张家界”优秀作品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美术类一等奖。2006年被山东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称号。2013年作品入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