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2月25日讯 (记者 范少伟) KITTY玩具猫,这是9岁小宇从小到大的第一个玩具。25日中午,抱着陈女士送给她的书包和玩具,小宇爱不释手。同天,环卫工人张爱起也实现了新年愿望,得到了一台电磁炉。 针织厂小区8号楼2单元3楼东户,奶奶张秀英已经做好了饭。“这个苹果是孩子给小宇准备的,在报纸上看到小宇的信息后,孩子想送给小宇几本书和新书包。”爱心人士陈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范昊辰今年7岁,上小学二年级,在报纸上看到小宇的情况后挺关心的,想着自己有那么多的书和新书包,小姐姐连本童话故事也没有。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陈女士每天都拿报纸给孩子看,教育他了解身边事,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孩子从来没有过玩具,这是她的第一个毛茸玩具,可以放在床头了。”张秀英告诉记者,孩子也挺可怜的,但没有办法,谢谢好心人的帮助。看着七八本童话书和新书包、新文具,小宇有些不好意思,没说几句话。“还有包装好的苹果呢,没想到圣诞节这天收到这么多礼物。”小宇笑着向陈女士和她孩子表达谢意。 圣诞节当天,同样收到礼物的还有环卫工人张爱起,济宁三省文化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把电磁炉送给她,圆了她的新年梦。在外面打扫卫生冻感冒了,张爱起这几天一直在输液,上午打扫完卫生,中午输液,下午继续在社区里清扫垃圾,倒垃圾车。“电磁炉里还带着锅哩,真实惠,拿回家就可以用,真是谢谢你们。”张爱起看到电磁炉,高兴地合不拢嘴,没想到许下的新年愿望第二天就实现了。 “帮贫困的家庭实现新年愿望,参与公益活动,也是企业应该做的。”三省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芬说,有很多贫困的家庭需要社会的帮助,大家伸手拉一把,也许就能帮他们度过寒冷的冬天。 “女儿已经50岁了,还是像个小孩子一样需要照顾,力不从心了。”家住城区如意小区的魏金荣今年已经73岁了,自20多年前女儿患上精神疾病,她的生活重心就是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 每天下午,73岁的魏金荣都会和女儿坐在家门口,看看路边的人和事是她们娘俩生活的一大乐趣。两年前,魏金荣会领着女儿去买菜、做饭,但患上半身不遂后,魏金荣的右侧身体完全不听使唤,只能依靠一根拐杖艰难的向前挪步。 “老伴已经83岁了,也干不动重活,现在全家就靠着儿子照顾着生活,有时觉得自己很愧对孩子,在家里帮不上什么忙。”魏金荣说,她几乎什么家务都不能干,走几步就要歇几分钟,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女儿,照顾她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不知道以后的生活该怎么继续。 家门口的空地上,不到十米的距离魏金荣拄着拐棍要走好几分钟,每一步都要慢慢向前挪动。有邻居劝她买辆轮椅,可以在家活动方便一点,但魏金荣听了总会摆摆手说,“家里负担已经够重了,不能再添麻烦了。” 得知本报正在推出圆梦活动,魏金荣说希望有好心人可以送她一辆轮椅,这样有事时可以坐着轮椅慢慢活动活动,也能帮着家里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替儿子和老伴分担一些。 本报记者 孔令茹 七旬老母亲想要一辆轮椅 许愿人:魏金荣 新年愿望:一辆轮椅 73岁的魏金荣患有半身不遂,在女儿的搀扶下艰难地挪步。本报记者 孔令茹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