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2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来参观的大学生与青岛舰合影。 | | 25日,400余人登上青岛舰参观。 | | 第一次登上现代化的军舰让学生们感到很新鲜。 |
|
文/本报记者 周衍鹏 本报通讯员 王庆厚 张刚 片/本报记者 张晓鹏 25日,中国海军在北海舰队青岛某军港开展舰艇开放日活动,纪念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5周年。青岛舰再向市民敞开怀抱。此次开放日活动为25日、26日。 25日上午9点半,400多名市民代表、大学生代表、新兵代表等经过安检后,登上了青岛舰进行参观。青岛舰上的各种现代化装备让首次参观的学生格外兴奋。“执行任务时,上面的这些雷达都会启用吗?”“这是鱼雷发射器吗?”从舰首的火炮到舰尾的直升机升降台,都围满了学生。最让参观者感兴趣的还要数舰艇上的火炮、导弹等武器系统。“这是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位于舰首位置的一组口径超过20厘米的炮管吸引不少参观者的目光,发射器旁专门安排了一名讲解员。“反潜火箭深弹在水下设定深度起爆后产生冲击波,起到破坏潜艇的目的,是目前世界各国导弹驱逐舰的主流配置。”讲解员介绍。 “这是第一次真正登上舰艇,以前只能远远地看一下。”不少前来参观的大学生兴奋地在舰艇上拍照留念。 中国海军政治部办公室副秘书长许彦春表示,舰艇开放活动,是海洋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通过舰艇开放活动,可以让社会各界近距离了解海军建设,面对面了解海军官兵。 据介绍,中国海军自2008年12月26日派出首批护航编队至今,先后组织16批护航编队13000余名官兵,为5000余艘中外船舶实施安全护航,成功解救、接护和救助50余艘中外船舶,保持了被护船舶和船员两个百分之百安全的纪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