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1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图为汉朝古柏。 |  | 距今有1200多年的唐槐。 |  | 济北王陵 |  | 卢国国君墓 |
|
文/片 本报通讯员 马光仁 日前,一个朋友自京城来,他早听说归德是一个古镇,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荟萃,很想在归德镇走一走。但当天下午5点,他还要赶回济南坐火车回京,看也只能粗略地看看。于是我们驱车而行。
群众自觉呵护 1200多岁古槐郁郁葱葱 据了解,归德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因其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形似乌龟背,故命名为龟背庄。南宋、金时该村已发展成镇店,因龟背一名不雅,即顺音更名为归德。明末、清初(约1664年)改称为归德街,民国期间简称归德。 我们从镇政府出发,沿府前街东行1公里,便到了沙河辛村。在村口有一棵唐代古槐,距今1200多年,它的树干高六七米,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可惜的是,该树的主树干已枯成空洞,主干周围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干、树皮,树干向东北方向倾斜,在扩修街道时,为保护古槐专门调整了街道,绕开了古槐。沙河辛群众又运来两块条石顶住古槐,用水泥灰将树洞封死,周围用铁栅栏圈围了起来,使这棵古槐得到了真正的“呵护”。目前这棵古槐依旧郁郁葱葱,它的树枝已经垂到地面,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朋友边拍照边感叹说:“这古槐不但证明了归德的历史,也体现了农民群众对历史文物良好的保护意识。” 仅卢城塌陷的故事 就能说上一天一夜 看过古槐,我们又驱车北行2公里来到坟台村。据传,坟台村村址原为周朝卢王之墓地,被盗后,垦为良田,只留祭坟台一座。唐代年间,人们来此立村居住,以祭坟台命名为坟台村。在坟台村村西头有一棵古柏,是汉朝时期的。这棵古柏树有十米多高,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在古柏上的枝干上长着十多个树瘤,它们各具形态,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小狮子,有的像神佛,惟妙惟肖。 驱车北行1公里,便是卢国国君墓。国君墓碑是1991年建立的,是长清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碑后面雕刻着历史,春秋之时,齐国王命之卿高傒辅佐齐桓公,因其功勋卓著,食采于卢,因以为卢氏,并择此为墓地,面积6405000平方米。我们站立在国君墓碑前,感慨万千。历史沧桑,国人为迎合韩国前总统卢泰愚来寻宗认祖,竟择这一地立一石碑,就成了其祖先的长眠之地。 从国君墓西行2公里,便是卢故城遗址,卢故城的东门地段已经建成了南水北调干渠。卢故城是春秋时期卢邑即卢子国的城都,与姜姓卢氏起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世界卢姓的发祥地。据史载,卢城塌陷于宋朝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古卢城全城下陷,沉埋地下,靴形的城池顷刻变为一个大洼地,奇怪的是墙没下陷,巍然屹立。北门褚集村南也存留了墙茬。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可清晰地看出城郭的雏形。卢城塌陷留下许多故事,狮子红眼、铁牛上树陷卢城、扁担开花陷卢城、丈八佛往东搬家、两丈佛倚仗自己身高不走被淤地下、卖油的神仙指点善人搬家,等等。朋友对这些传说极感兴趣,可如要和他说卢故城的故事,恐怕得说上一天一夜。 大觉寺汉代古墓群 出土了石砚等诸多文物 我们顺着南水北调景观路南行2公里,便到了大觉寺村。在村头长清南大沙河的桥头,有一个大龟趺,躺卧在这里已经27年了。此龟趺长2.6米,宽1米,厚0.65米。龟头长0.6米,直径1.5米。此龟趺约重1.5吨。这个龟趺原在旧村的大觉寺庙内,大觉寺庙由于年久失修,于1958年坍塌,正好赶上原归德公社修建大礼堂,便把大觉寺庙拆掉,将石头、木料运往归德。留下了大觉寺庙内东南隅的石碑,石碑就是这个龟趺驮着,高6米。碑身上的题词由南方赴京赶考举子——徐谦撰字:“观大觉寺之建筑,雄伟壮丽,然而寺宫大殿老子、圣人、佛三教同堂,其造旨殊异,老志不惬,尤感觉之大也……”此碑“文革”时期被砸碎,只剩下碑下龟趺,在1982年迁村后,是张兴年、董孟河等七八名群众用50马力拖拉机拴上铁丝绳拖到桥头的。 大觉寺是汉代古墓群遗址。大觉寺村搬迁后古塚也被夷平。2003年4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和长清考古所共同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对大觉寺古塚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了铁制斧头、瓷壶、瓷酒瓶、一个猪形玉手握和“铜缕玉衣”残片、半块玉璧、漆器部件、陶罐等一干古物。在主墓室中还发现了一件龙形石砚,石砚制作得精美绝伦。据考古人员介绍,汉代石砚在全国都不多见。 双乳山汉墓很宏伟 遗憾博物馆未建成 归德镇是西汉济北国的国都,在归德共有9座王陵,现存的还有翟庄、归南、高庄、曹楼、东辛、大觉寺和双乳山7座王陵。每座王陵均为夫妻并列墓葬。 行4公里便来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济北王陵墓群的主墓双乳山汉墓。汉墓始建于西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据考证该墓是济北王刘宽之墓。因该墓破坏严重,1995年10月至1996年7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群凿山为陵,为呈“甲”字形的竖穴石坑木椁墓,直接凿岩成穴,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分墓室和墓道两部分,总长85米。墓室在南郊,基本呈正方形。墓室总深度达22米,面积约100平方米。总凿石室达8700平方米。墓内随葬铜器、玉器、漆器、铁器、陶器、金饼、车马器具等2400余件。出土玉器以玉覆面和玉枕最为精致。 此外,该墓内还随葬有双辕或单辕、结构各不相同马车5辆,所用车马器大多为镏金或装饰金银的云雷纹、飞禽走兽纹等纹样,十分精致。该墓未经盗扰,保存完整,随葬品较丰富。主墓室的西面还有一座未挖掘的国君夫人墓,墓道已露出十多米,宽6米,主墓室也已经露出轮廓,成正方形,长、宽各8米。 “如此宏伟的建筑,应该把它好好保存起来,建成博物馆!”朋友感叹说。双乳山汉墓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保护这一古迹,1997年长清县决定修建西汉济北王陵博物馆,规划博物馆总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1996年9月15日举行了隆重的博物馆奠基仪式,可博物馆最终只建了个馆座。 看过双乳山汉墓已是上午11点,随后我们走马观花似的看了福禄山汉墓、小屯商周遗址、神山、土屋明朝摩崖造像、卧牛山寨、张官遗址、前夏遗址、月庄遗址。后来,我们走下车,在地面上寻找着古迹遗品,找到了两片陶片。我告诉朋友:“你要保存好,说不定这两块陶片就是8000年前的文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