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居民拉呱中发现“假药工厂” |
城区派出所民警勤走访,保一方平安 | |
- 2014年01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民警从假药厂查获的假药。
见习记者 梁越 摄 |
|
本报见习记者 梁越 通讯员 石晓峰 老城区是济阳县城最初发展的地方,现虽已失去原有的繁华,但仍集中众多中小学校、破产企业以及沿街商铺,人员流动性较大。济阳县城区派出所的民警加大走访摸排工作强度,贴近市民,通过群众聊天内容迅速侦破案件。 出租屋内的假药厂被捣毁了 “每天到社区转转,和群众拉拉家常,就会掌握一些治安状况。”城区派出所社区民警范玉龙说,有时群众谈论的一些小事情就是一条违法犯罪线索。 2013年5月,城区派出所民警在清理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过程中,发现位于纬二路的一个出租院子经常大门紧锁。民警走访周围居民,居民们均反映这个院里有住户,不过天天锁着大门,很“神秘”。 “这些异常的情况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就安排专门人员在周围秘密蹲守。”范玉龙说,民警发现女主人只有在学生上下学时外出接送孩子,平时就在里边反锁大门。 5月17日中午,民警提前在门外把守,“当女主人开门的一瞬间,我们就挤进去进行检查。”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院子里有各种药品的包装盒,几台机器还在工作着。” 经查明,犯罪嫌疑人李某坤,自2013年3月起租下这个出租屋,开始买来生产药品的机器和包装盒,生产各种假药。经济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这些药都是假药。 民警称,嫌疑人在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情况下,私自生产假冒安徽国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正”牌复方甘草片9000余瓶,每瓶按0.5元的价格销售给河北省东光县的李某刚(在逃)6000余瓶,非法获利3000余元。 随后,民警拿出现场查扣的假木糖醇,记者发现瓶外无包装,该木糖醇看起来较硬,一嚼便碎,没有木糖醇应有的“嚼劲儿”,带有淡淡的草莓味。据了解,这些东西均用淀粉、香精制作而成。 办手机号送手机,这个诈骗案也破了 2013年7月6日,李女士到城区派出所报警称,自2013年4月至7月1日,她在互联网某QQ群里被人以卖手机卡、帮忙做网站为名多次骗取现金65000余元。 “2013年4月中旬,我在一个QQ群里聊天时,有人在群里说专门卖手机卡。”李女士回忆说,私聊后,她给对方提供的账号打上200元。再联系时,对方以办一个手机号送“苹果5”手机、笔记本、帮助做网站等各种诱惑理由让再次汇钱。先后汇出63300元后,在朋友提醒下李女士才发觉被骗了,于是到派出所报案。 民警通过李女士提供的手机号码和QQ号,在济阳县网警大队的配合下,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陈某。“几天后,我们在济南将陈某抓获,并在其住处搜出了实施诈骗用的笔记本、手机等物品。”济阳县城区派出所所长艾金星说,经审查,陈某交代了诈骗李女士的犯罪事实。 如何才能防范网络诈骗案件,艾金星提醒市民,及时向公安机关求证,辨别各种形式的诈骗手段。“遇到犯罪嫌疑人冒充熟人、学校教师进行诈骗时,要在第一时间与本人取得联系,一旦发现非正常状况及时报警。” 打击酒后闹事,烧烤街安稳了 城区派出所管辖的纬三路有一条街,烧烤摊位就有100余家。一到夏天,很多市民都喜欢到这里吃烧烤、喝啤酒,消暑纳凉,消费人群足有四五千人。“酒后打架、结伙寻衅滋事经常发生。”济阳县城区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 2013年7月17日0时57分,城区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在济阳县花样年华KTV门口有人打架。民警迅速赶至现场,“当时嫌疑人已离开,只有满脸鲜血的受害人郭某华和他几个朋友。”相关负责人说。 经了解,受害人郭某华当时在花样年华对面的烧烤摊和朋友喝酒,因为琐事和邻桌的客人发生争吵,“邻桌七八个喝酒的客人就对郭某华拳打脚踢,还用酒瓶打砸。”民警称,郭某华除认识杨某外,其他人都不认识。 随后,民警安排郭某华到医院治疗,同时对现场展开调查。“由于郭某华与嫌疑人之间多数不认识,唯一认识的杨某自称当时喝多了,什么都不记得了。”民警说,调查取证一度陷入僵局。 几天来,民警通过大量走访以及对现场监控录像的分析,最终确定除杨某外其他的6名嫌疑人。并在7月23日将其中的3名嫌疑人抓获。经审讯,该3名嫌疑人对殴打郭某华的事实供认不讳。 “他们并不认识郭某华,当时只为哥们义气逞能,耍威风。”民警说,郭某华伤情鉴定已构成轻伤,3名嫌疑人当日被刑事拘留,另外几名嫌疑人相继到案。
| |